呼和浩特新城区:从“五大区块”破题发力 推动经济转型蝶变呼和浩特新闻
华为内蒙古区域总部、航天六院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中交内蒙古公司、江西水投等企业相继入驻科技城企业总部基地;蒙牛奶产业链大厦、呼和浩特数字经济产业园,北京十沣科技、国联股份等高新技术企业加速集聚……过去一年,新城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30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8%。
2023年的新城区经济突破发展瓶颈,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成绩的背后是新城区一以贯之的经济转型发展思路。近年来,新城区紧扣“创新发展”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围绕重点领域和核心区域建设,增强发展新动能,辖区经济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首府中心城区,新城区围绕提升“五大能级”,从“五大区块”破题发力,按照“打造高品质城区、培育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科技城、建设绿色家园”的发展定位,不断优化产业架构,提升产业能级,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呼和浩特科技城企业总部基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内蒙古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江西水投内蒙古心澄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华荣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部分新入驻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正在加紧装修施工。整个基地内外科技感十足,各项高新技术专利在全国领先,充满创新活力。
引进高科技型企业、科技城企业总部基地建设、数字经济项目成功落地,都只是新城区从传统经济产业向高端技术型经济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新城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厚植产业根基。以科技城为主阵地,让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聚焦总部基地和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科技“1+3”布局,高标准谋划科技城的未来发展。全年实施128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以上,计划新引进亿元重点项目50个以上,完成协议投资100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迭代升级,政策不断落地,新城区“五个大起底”行动取得实效,累计收回沉淀资金729.4万元,办结待批项目手续591个,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27.2公顷,完成“半拉子”工程销号,更多资源要素被激活释放。
经济转型事关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新城区“高起点”谋划产业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落实,夯实产业载体,稳步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变,努力将经济结构转型这个“重要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如今,新城区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五个示范链、一个保障”推进工作落地落实。举全区之力做好科技城创新发展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示范链。用足用好首府支持科技城发展的8条措施,大力发展“总部基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科技”产业,持续做大科技城经济总量。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抓好科技成果转化,科学谋划未来产业,加快推动智算中心建设和布局场景应用,打造内蒙古算力枢纽节点上的“智算应用区”。
实践发展不止步,解放思想无止境。新城区描绘新经济产业聚集的新蓝图正徐徐展开。
今后,新城区将围绕首府科技城和大青山敕勒川,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以绿色发展拓宽价值转化新路径,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起支撑科技创新的生产生活空间。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构建以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着力打造“5条精品示范链”,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建设高质量“五宜”新城。(记者 刘沙沙 通讯员 梁良)
[责任编辑:孙丽荣]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