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提气!两会现场刚刚传来60条大消息,呼和浩特人有福了!呼和浩特新闻
2024年
在呼和浩特的你
生活将迎来哪些变化呢?
青橙融媒小编对
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
进行了部分摘录
赶快看看吧!
2024,我们这样干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
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左右。
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
8、以重大项目 “双一千”工程为抓手,实施重点项目1100个以上,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
9、着力培育建设“五大中心”,高质量运行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不断提升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能力;全力培育先进半导体材料创新中心科研能力;加快推动益生菌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10、全面推开科技企业 “双倍增、双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 “三清零全覆盖”、重大科技项目 “揭榜挂帅”3大行动,攻克关键技术45项左右,转化科技成果200项左右。
11、实施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100名以上。
12、实施 “内部挖潜、降本增效”行动,持续提升国企盈利能力。
13、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 “诚信建设工程”,启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14、落实 “自贸区创建工程”,推进申建中国 (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呼和浩特核心区。
15、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开行中欧、中亚班列争取达到100列。
16、推进白塔机场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验收投用,综保区进出口总额争取达到100亿元。
17、推动呼包 “同城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让更多群众感受到 “双城便利”、享受到 “双城实惠”,真正实现 “1+1>2”的效果。
18、举办世界草业大会、世界动物疫苗产业大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世界乳业峰会、中国绿色算力大会。
19、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600亿元。
20、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21、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完成产值800亿元。
2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完成产值200亿元。
23、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完成产值700亿元。
24、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500亿元。
25、加快华润万象城、金翡丽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
26、提升中山路、锡林南路、东万达、摩尔城、东客站等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服务功能。
27、引进一批品牌连锁超市,落地品牌首店、旗舰店30家。
28、新增连锁便利店和休闲零食新业态门店200家、青城惠民菜店60家。
29、改造提升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
30、举办“乐享消费、惠购青城”等促消费活动300场次以上。
31、推进呼和浩特博物院、大盛魁博物馆集群等提质升级,办好 “5·18国际博物馆日” “回望千年·博物北疆”系列活动。
32、推出 《青城蝶变》《守望北疆》等文学作品,创排《千年青城》《敕勒歌》等演艺作品,举办全国乌兰牧骑展演,开展惠民演出700场以上。
33、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增强群众对首府的归属感和认可度。
34、北部有序开放大青山观光旅游,提升哈达门、淖尔梁、圣水梁等景区功能,打造 “山南山北连为一体”的高山草原旅游区。
35、南部开工建设云中盛乐度假区、宝贝河旅游主题公园、托县河口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36、东部推动马鬃山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37、西部推进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5A级景区,完善提升哈素海旅游区功能。
38、加快华为内蒙古区域中心、航天科工六院总部基地、紫光新华三区域总部、国电投区域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
39、建成投用申通智慧电商物流园、韵达快递内蒙古电商总部基地等项目。
40、实施宏福等17个农业重点项目,打造2大设施农业发展核心区、5个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0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改造提升5000亩。
41、高标准实施 “菜篮子”工程,新增露地蔬菜种植5000亩。
42、开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增效行动,创建示范社40家以上、示范家庭农牧场30家以上,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66家。
43、推动呼和浩特新机场及配套工程竣工验收,建成投用老牛湾通用机场,开展呼鄂高铁前期工作,争取呼包高铁及延伸线纳入国家规划。
44、S43机场高速、S29呼凉高速、S311武川至杨树坝公路建成通车,力争G59呼北高速与国道209连接线年内通车,加快推进S27呼鄂高速前期工作。
45、打通一批严重影响群众出行的 “断头路”,提升改造一批背街小巷,改扩建停车场108处,新增停车位4.4万个。
46、城东重点开展白塔机场及周边区块规划编制工作。
47、城西重点实施整体提升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向玉泉区、回民区、敕勒川乳业开发区倾斜,将敕勒川乳业开发区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打造宜居宜业、舒心舒适的新区块。
48、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29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解决496个小区 “吃水难”问题。
49、抓住国家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机遇,推进保全庄、帅家营、范家营等区块改造。
50、开发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公园游园200个、城市绿道200公里、节点绿化1000处。
51、申报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全面完成剩余5.56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
52、新增绿色工厂10家左右,推动金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
53、新建充电桩1万个,逐步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54、把温暖工程作为今年的民生“一号工程”。主城区建成 “环型供热网”;清洁替代城区剩余36台燃煤供热锅炉;改造老旧燃气管网87.7公里、老旧供热二次管网4554公里、换热站280个、居民户内燃气立管3万户,完成建筑节能改造80万平方米。
55、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
56、在确保完成 “三年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前提下,实施 “五万大学生留呼专项行动”。
57、每个旗县区至少打造1所全区一流的优质初中和优质高中;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61所;实施一批智慧教育 “数字化”项目,建设9所 “未来教育”试点学校。
58、推动建设城东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院区、城西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敕勒川医院;建成投用市第二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职业病防治院、中蒙医院医养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市第一医院云谷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托育指导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与区外52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模式。
59、积极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60、确保17068套 “保交楼”任务按期完成。
[责任编辑:孙丽荣]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