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何以半倾城?呼和浩特新闻

/ / 2024-01-03 16:09

“感觉全呼市的人都出来了”“呼市地铁干起了春运”“8车道堵满了人”……元旦假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跨年活动的网络梗火了。

数据显示,165万人次参加跨年活动,相当于全市近5成的人口总量;3天假日,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35.35万人次,同比增长205.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91亿元,同比增长336%。

有“塞外青城”美誉的呼和浩特市气候寒冷,冬天属于消费淡季,然而今年元旦假期却一反常态,跨年夜里近乎半个城市的人都出动了,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实现数倍增长。与此同时,众多市民、游客的好评如潮,消费热情分外高涨。呼和浩特元旦假日经济,究竟为何火爆出圈?

9d9b45baly4hlggty63xwj20sg0iz7wh.png

2023年12月31日,市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观看演出。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以往过元旦,比较冷清,想消费也没什么去处。”市民刘君雷说,“今年跨年活动精彩纷呈,而且地铁通宵运营,各方面保障到位,不用担心玩晚了回不了家,肯定要走出家门热闹热闹。”

正如这位市民所说,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营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带动了呼和浩特元旦假日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为迎接元旦假期,呼和浩特市早早给城市景观装扮上灯笼、彩灯,大街小巷流光溢彩、火树银花,犹如一个梦幻世界。跨年活动则全城开花,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商圈、旅游村庄、工业园区等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其中,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上轮番上演音乐会、灯光秀和烟花秀,高峰时吸引了十几万人集聚广场,场面热闹非凡。

9d9b45baly4hlggtzarxkj20u00k0dio.jpg

资料图

记者走访各大商圈、烧烤街区发现,到处人头攒动,商场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一座难求,就连街边摊上的糖葫芦都被抢购一空。“以往匮乏的消费场景被营造了出来。”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局长王保平表示,实际上我们并不缺消费力,而是要打造消费新场景,找准了市民和游客的消费盲点和痛点,消费潜力就能激发出来。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贴近年轻群体,是当地元旦假日经济出圈的另一原因。假日期间,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人潮涌动,明清古建与现代灯光交相辉映,传统年味儿分外浓郁。观看“千秋昭君塞上情”沉浸式街景演出、敲响跨年钟声祈福、品尝新年第一杯奶茶……通过文创赋能,古老街道焕发时尚新活力。

9d9b45baly4hlggu0mn49j20u00jyb29.png

资料图

在塞上老街,记者看到不少年轻人身着汉服、蒙古袍等特色服装,在专业摄影师的镜头下定格新年的幸福瞬间。“一套旅拍写真几百块,虽然有点小贵,但传统民族服饰一上身,简直太惊艳了,还能边逛边拍,体验特别棒,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外地游客张彤说。

赛罕区小草公园的龙年国潮花灯展,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花灯中,成为元旦假期国潮爱好者的另一打卡胜地。“这些花灯不仅审美在线,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神话,孩子特别喜欢。”市民张展鹏说,花灯展上还有很多美食、手工艺品摊位,满足一家人吃好玩好的消费需求。

“冰雪运动是当下年轻群体的生活新风尚。”呼和浩特市马鬃山滑雪场总经理张小程介绍,对此滑雪场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元旦假期推出电音节、脱口秀及相声表演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元旦假期共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

9d9b45baly4hlggu2syhxj20rn0iw7wh.png

12月29日,市民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小草公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工业旅游、文博进商场等新消费业态的开拓,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元旦假日经济的火爆。新年第一天,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伊利生产厂区里,竟不断有游客进来。游客走在参观通道里,隔着玻璃能看到乳制品生产的每一步。“一直很好奇平时喝的牛奶、奶粉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今天看完觉得很放心。”市民程桂冬说,还能从工厂里直接购买最新产的乳制品,自己买了满满一大包。此外,假日经济的火爆出圈,还离不开城市营商软环境的支撑。元旦假期,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呼和浩特市的地铁在跨年夜通宵运营,公交车延长运营时间,各个活动场所周边的公厕也都延长开放时间;公安、消防、城管、供电、环卫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守护在现场,保障了假日大型活动的安全底线。

9d9b45baly4hlgguojgi4j20u00f8mzs.jpg

资料图

“这是一场城市与市民、游客双向奔赴的假日狂欢。”呼和浩特市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金磊表示,接下来呼和浩特将持续创设消费新场景,催生消费新业态,将这波“流量”变留量,推进常态化促消费活动取得新成效。
这样的呼和浩特怎能叫人不喜

绚烂缤纷的新华广场、五彩斑斓的小草公园、古韵绵长的塞上老街、充满活力的万达广场,这个假期呼和浩特精彩纷呈的活动像是遍地盛开的花朵,带给人温暖和力量。你有没有在这个假期出门,感受不一样的快乐?感受不一样的呼和浩特?

如果说,周杰伦演唱会是一场属于粉丝的狂欢,那么跨年夜的活动就是一场属于全民的盛宴。“真不赖,第一次这样过元旦。”“有点挤,但是这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20多岁,很棒!”“呼和浩特幸福城市实至名归。”不少人参加完活动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的确,2024年,呼和浩特的打开方式有点特别。

惠民演出、大型彩灯、商家让利,一场盛会围绕老百姓展开,实力宠民。有人说,呼和浩特2023年就“开窍”了,从大青山观日出,到周杰伦演唱会,再到跨年夜的狂欢,每一次的体验都不一样。但呼和浩特的“开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能力日复一日地提升、完善,各个部门紧密协作、认真负责的结果,是每一位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的效果。

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呼和浩特,努力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个人托起更美好的生活。生活在其中的市民也不辜负这座城市的真心,即使夜再冷,依然有半城人出门参与跨年夜的活动,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温暖。

实干是对人民最负责的交代,也是最能赢得民心的举措。跨年夜里呼和浩特的这一场“硬仗”打得着实漂亮,让游客看到了今非昔比的呼和浩特,让市民看到了一个有态度、负责任的呼和浩特。

就在前几日,呼和浩特召开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全市经济工作做出了部署,其中一条就是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例如,实施“温暖工程”,建成主城区“o型供热环网”;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续建47所。抓好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个,打造国家、自治区重点专科5个。打造全区城市养老服务样板区和农村养老服务示范区等。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也为了人民。

这样的呼和浩特怎能叫人不喜欢!这样的呼和浩特怎能不温暖!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