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呼和浩特新闻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地处大青山脚下,一度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与人为破坏导致沿山土地贫瘠,荒地、撂荒地较多 。自2012年实施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以来,这片土地的生态得到修复,不仅成了“首府后花园、生态功能区”,更为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新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多次深入农村调研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人大代表们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聚合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打通助力农村产业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主动听民声、查民情、解民困。甲兰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文君2022年当选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自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将群众的意见和诉求记在心头,落在手头。2022年,借助于新城区对于“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马头琴草原文化产业园在村里落地建设的东风,他带领村民成立了村集体产业-----甲兰板村文旅研学基地。甲兰板村文旅研学基地项目是集文教结合、旅教结合的研学基地和营地教育的乡村文旅产业。利用村内闲置院落来打造以国学、农耕、手工等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基地,并以村民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从成立运行至今,已接待学生近两万人。文旅研学不但成了甲兰板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逐渐成为甲兰板村一张对外的招牌。有了村集体产业,村民们的底气足了,奔小康的信心满了,如今,贾兰板村村民致富路越来越宽、越走越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创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有助于加快产业规模化集聚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不断地调研和与农民座谈交流中,人大代表们注意到,新城区农业存在着产业链条短、融合发展不够;龙头企业带动不强、品牌建设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可利用土地条件较差、基础设施需持续改善等问题。人大代表们集思广益,提出了“全力打造规模发展、集中连片经营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支持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和企业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创新服务;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一系列依据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发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意见建议,不断地给农村经济增强着“造血”功能。
目前,新城区已建设农业园区18个,高标准的日光温室1912栋,智能连栋温室14.2万平方米。拥有市级龙头企业10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5家,家庭农牧场24家。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带动农户0.2万户,吸纳农村劳动力0.3万人,带动农民增收0.3亿元以上。(黄丽玲)
[责任编辑:段丽萍]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