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鲁县:科技赋能筑牢玉米丰收之基通辽

/ / 2023-07-19 09:08

粮食丰产增收,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因地制宜推广玉米绿色、优质、高效、高产种植技术,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提升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基础。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走进开鲁县建华镇建华村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农作物舒展着身姿、铆着劲生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明湖深入田间,正围绕玉米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开鲁县丰禾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牛佳伟等人答疑解惑。看着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牛佳伟眼里满是希望:“去年我们种了6000亩玉米,全部采用了密植高产技术,亩株数从4500株增加到6000株,产量平均增加200到300斤。今年我们种了2万亩密植高产玉米,预计亩产量在2300斤左右。”

牛佳伟的底气和信心来源于科学种田理念及密植高产种植、增施有机肥、北斗导航、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精量播种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

“今年玉米重点推广密植高产、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在全县广泛推广去年密植高产种植遴选出的15个品种;水肥少量多次精准施入,一个生育期追肥次数不少于6次;为了提高抗倒伏能力,玉米6到8片叶子要进行科学化控制;通过绿色防控利用赤眼蜂进行防治玉米螟,在实现虫口夺粮目标的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通过密植高产技术主要实现籽粒直收,减少存储的霉变率。”左明湖介绍说。

11.png

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明湖(左二)在田间技术指导。吴月丽 摄

解决农户土地碎片化问题,让农民离家田不闲、务工能赚钱。王凯强在开鲁县丰禾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田间管护工作,他告诉记者,通过在合作社打工了解到密植技术挺好,明年已经有了新打算:“把30来亩地全都托管给合作社,省心还能高产,在合作社打工还能多一份收入。”

与建华镇建华村土地集中集约经营不同,麦新镇兰家堡村依托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对全村3000亩耕地进行全程托管,实行“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即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实现节本增效的同时,推进土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

“耕种防收每个环节都由合作社来完成,机械化作业,垄距、株距标准,苗齐苗壮。”开鲁县鑫民农牧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穆永鹏介绍说。

仓廪实,天下安。开鲁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产粮大县”。202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技包县”模式支持下,开鲁县普及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打造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基地12万亩,最高片亩产湿粮3014斤,创东北产区纪录。今年,开鲁县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富农”,持续发挥玉米“国家队”作用,全面推广应用前沿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

22.png

航拍开鲁县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基地,一派生机。胡立忠 摄

“今年全县共建立密植高产示范区40个,面积达到了40万亩。通过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220万亩玉米能够增产到5亿斤、增效到6亿元左右,平均亩增产100公斤。”左明湖介绍道。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