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用雷达技术检测排除道路安全隐患呼和浩特新闻

呼和浩特日报 / / 2021-10-10 19:13

“做B超”“下胃镜”,这些在医院为病人检查身体所用到的技术现在用到了首府城市道路安全隐患排查中。10月9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市住建局属市政建设服务中心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原则,选聘业内经验丰富的道路空洞探测公司,用当前国内先进的雷达技术检测城市主次干道道路,及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当日,记者在新城区成吉思汗大街兴泰青橙部落附近看到,一辆道路病害检测车缓缓地在路上行驶,车辆后面拖着橙色的雷达扫描设备,对道路进行实时扫描。车内一位工作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并提醒道:“这里可能存在空洞!”车辆在疑似部位前停下,工作人员用红线画好了可疑范围。随即,另一位工作人员又用手推便捷式探地雷达对疑似部位进行复测,再次验证该处路段存在空洞。然后,工作人员开始打钻,在钻眼处放入道路内窥镜,对空洞内的情况进行精准探测。“这个内窥镜就像医院的胃镜肠镜一样,可以精准发现道路内部情况。”工作人员介绍。

经复测、探测,发现该道路下方有一处面积约5平方米、净深约60厘米的空洞。市政维护人员立即挖开道路,果然下面有一个大洞,随后,市政维护人员用砂石对空洞进行填埋,上面铺上了沥青,路面得以恢复。

市住建局属市政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白旭亮介绍,道路空洞雷达检测工作其实是对道路做“B超”,提前预警道路下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此项技术是运用国内最先进的车载雷达检测系统和“中科云图”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解译软件,对道路下方进行探测。该技术主要通过雷达对道路进行大规模扫描和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判定疑似病害点,再使用手推雷达车进行复测,精准标定病害的位置、类型和面积等,必要时通过钻孔取芯等手段验证检测结果。病害分为空洞、脱空、土体疏松和富水体。

据介绍,引发道路塌陷的主要原因有地下管道老化漏水长期侵蚀路基、地下水等资源过度开采、大型建设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等施工扰动。由于地面塌陷发生前很难通过表面发现,无法提前预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道路雷达探测属无损、高效、环保的技术手段,突破了常规手段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自2020年以来,市政建设服务中心连续两年采用探地雷达探测技术对城区重点路段做“B超”,检测可能引发路面塌陷的地下空洞,严防事故的发生。今年,先后对新华大街、成吉思汗大街、锡林郭勒路、鄂尔多斯大街、敕勒川大街、通道路等主次干道进行了道路空洞探测,共计探测道路30余条,探测道路面积达270万平方米。同时,为全面保障道路安全,探测还覆盖次干道展东路、学苑街、腾飞路和如意路等道路,其中还对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和商圈等重要路段和区域进行探测工作。本次探测共计发现231处病害目标,其中空洞24处、脱空87处、土体疏松120处。根据探测结果对已发现病害体进行及时处置,累计处置病害85处,已恢复路面面积942.79平方米。(记者 刘丽霞)

[责任编辑:孟捷]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