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在一线】迟来的道歉要闻
听说家里来了记者,正在炕上输液的王新正老人立刻拔掉针头,坐起来就握住记者的手说:“今天你给做个见证,我想给李书记道歉。”
原本是来采访脱贫的事儿,王大爷的一句话把记者给弄懵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67岁的王新正老人解释说:“我以前经见过不少下乡干部,他们带点慰问品,象征性地走串上几户人家,承诺的不兑现,完全就是花架子,我对他们不信。”
“那你对李书记信不信?”“说实话,他刚来那段时间,我也不信,所以时时处处和他对着干,一见面就向他要烟抽,专门刁难他。”
说起要烟,从来不抽烟的李文军哭笑不得。他介绍说,2014年4月,他从包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派到土右旗双龙镇王四顺村担任第一书记。上班第一天,他走家串户,了解民情,满怀信心地想为村民真正做点儿实事,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人人都是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并都向他要烟抽。第一天的履职,就这样灰溜溜地结束了。
第二天,他干脆去小卖部买了一条烟,装在手提包里,所到之处,见人就发。一个月下来,他总共买了11条烟,就连小卖部的售货员都觉得诧异,多次提醒他,该少抽点了,对身体不好,他只好点头答应。
到任的第一个月,他走遍了全村176户人家,与男女老少总计536人进行了面对面交谈,基本摸清了每户人家的情况与诉求,但归纳起来,村民们眼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吃不上自来水和八支渠涵洞桥重建2个问题,而这2个问题他都当着村民的面拍着胸脯做了承诺。
当时,王新正老人根本不信李文军能把这些事儿给办了,全村人也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几个月后,自来水吃上了,涵洞桥也建起来了,固执的王新正老人还是不信李文军,觉得待不了多久,他一定会走。
这一年,李文军又为村里疏浚了2公里长的水渠,捐回来5万元的常用药品,筹集46万元资金使全村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到年底,仅仅8个月时间,李文军就为村里办了29件实事。
这些实事,王新正老人都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工工整整地记着,但他还是认为李文军会走,只不过是下来“镀镀金”而已。
2015年正月初五,李文军又回到了王四顺村,依然像往年一样,继续着他的扶贫工作。但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他把回家次数由半个月调整为一个月。
看到天天住在村里的李文军不分白天黑夜都在给村里办事,王新正纳闷了,“这到底是个什么人?”“图个啥?”
一年下来,便民超市建起来了;村委会的办公室和村民的活动场所建起来了;50盏太阳能路灯亮了;养鹿场建起来了;20家贫困户的宽带费全免了……
这下,王新正老人傻眼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开始反复核对自己的小本本。
最后,他不得不信了。
2016年初,届满2年的李文军按照组织上事先的规定要走了,听到这一消息,王新正老人不干了,他亲自带着由全体村民按了手印的请愿书,要到镇里、旗里、市里说情,请求留下李文军。
村民们的诚意,深深地打动了李文军。他去车站拦下了王新正老人后,立即向组织提出了请求,再留一年。
这一年,养鹿场的61只梅花鹿产生效益了;与内蒙古骆驼酒业集团签订的4000亩订单高粱让全体村民收益了;14家贫困户住上新房了;三道河学校120名师生到外地参加夏令营的梦想实现了;免费得到的35台pos机让村民结算钱款方便了……
王新正老人的小本本一件事不落地继续记着,只不过这本记满后,他又逼着老伴儿去买了个大本本,老伴儿不解地说:“你说这倔老头,记这干啥?李书记为我们村做的事大人娃娃都知道,谁能昧着良心忘记呢?”
凭借上次请愿成功的经验,王新正及全体村民的心愿又连续2年得以实现。这2年间,3.1公里长的柏油路修好了;总投资60万元的水渠建好了;35万元的日光温室暖棚开始种菜了;“红泥地杂粮”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了;14副健身器材可以健身了;全体村民的体检都免费了;就连从未穿过一件新衣服的12岁小孩王智慧,也一下子有了5套新衣服。
这5年,李文军的第一辆小车跑得报废了,第二辆也跑了12万多公里,但他从无怨言,也从不后悔。只是患有脑梗的父亲和同样忙碌的妻子逐渐开始有了埋怨,但唯独让他欣慰的不是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而是村民们对他实实在在的认可。
王新正老人心里明白,李书记迟早会走的,但他一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当着众人的面向他道歉。
正月十三这天上午,在记者、镇干部、村干部等人的见证下,他终于完成了这桩埋藏已久的心愿。他紧攥着李文军的手说:“对不起,老弟,我彻彻底底地信你了。” 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向平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