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阿尔山 舞动冷资源兴安盟
隆冬时节,沉睡在大兴安岭怀抱中的雪域边城阿尔山,被一阵阵欢声笑语惊醒梦乡,一群来自北京、上海、湖北、辽宁等地的游客,正在近零下40度的天气里体验冰雪户外比赛的乐趣。滑雪爱好者正在跃跃欲试向高山滑雪发起挑战;浪漫的女孩正在把水洒向天空,体验和见证“泼水成冰”的奇观……一幕幕冬季映象,一场场冰雪盛宴,让阿尔山的冬季绽放出梦幻般的诗意与魅力。
盘活“冷资源” 引来八方游客
近年来,阿尔山市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养生冰雪节”为核心载体,充分发挥“冰雪、温泉、雾凇、林俗、口岸”等资源优势,盘活“冷资源”,打好观赏牌、体验牌和娱乐牌;同时通过旅游推介会、风光摄影展等多样形式把旅游宣传送到客源地;出台优惠的奖补政策,鼓励旅行社积极参与,并带着旅行社负责人去看、去体验,增强发展冬季旅游的信心。从事冬季地接业务的旅行社从原来的歇业“猫冬”变成开门接待专列包机,生意红红火火。优惠的机票、高质量的酒店服务、热情细致的景区服务、嘎巴脆的“冷资源”冷景点,都成为了支撑阿尔山冬季旅游的优势条件。
加大营销力度。阿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协同发力、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营销策略,找准市场定位、突出本地特色、开展精准营销。一方面开展整体宣传。继续在央视、内蒙古卫视等主流媒体播放阿尔山冬季形象宣传片;借助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和京蒙扶贫协作的契机,利用相应的报刊、网站、大屏幕等平台开展宣传;通过参加展览会、博览会以及举办风光摄影展,展示阿市优越的冰雪资源和冬季风貌。另一方面开展定向营销,与中国交通广播委员会沟通,策划推出“畅听中国”阿尔山冬季旅游特别活动,重点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目标客源地进行集中宣传;针对北京、呼和浩特、上海、杭州等航线城市及列车经停城市通过推介会、发布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点对点营销,目前已经举办3场新闻发布会、7场推介会;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依托专业团队开展营销,邀请上海、广东、台湾等重点客源地的旅行社来阿尔山踩线。
对于热爱冬季游的人们来说,寒冷并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阿市积极为游客创造和改善交通条件。第十三届中国·阿尔山国际养生冰雪节开幕式期间开通1班北京包机、3班杭州包机。目前已开行北京、呼包鄂、呼伦贝尔、白城等方向专列43列,招来旅客5021人。根据市场需要和游客需求,阿市坚持普惠性、便捷性、规范性的原则,针对盟内外游客和旅行社、包机、专列、特殊群体以及北京、呼和浩特市等地游客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奖补政策,有优惠景区门票、零观光车票和现金补贴。在这样贴心的政策保障下,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冬季旅游就成了游客们的自然选择。
体验“冷资源” 感受冰雪魅力与激情
来阿尔山体验“冷资源”的激情与乐趣,这是每一位喜欢冬季旅游的游客的热切向往。
阿尔山冬季旅游玩什么?其实玩的就是“冷”:不冻河漂流、冰上足球、雪地摩托,看林海雪原、冰晶雾凇、雪村雪雕,品“冷资源”带来的热情和欢乐。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冬季旅游差异化发展,阿尔山市着力打造“一核三点四线”的冬季旅游布局,即以市区为度假核,打造十分钟精品旅游圈;以阿柴景区、口岸景区和白狼镇为支撑点,串联成市区—白狼、市区—阿柴景区、市区—昊达庄园—口岸景区、白狼—阿柴景区4条冬季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打造推出“五园、三馆、一场、三基地”核心产品:五园即冰雪风情园、金江沟戏雪乐园、白狼雪上乐园、昊达戏雪园、矿泉果蔬采摘园;三馆即开放温泉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林俗博物馆;一场即改造升级大众滑雪场;三基地即打造《亲爱的·客栈》拍摄地、冬季婚纱摄影基地、水知道工业旅游基地。
如果你喜爱自然美景,那么你可以在海拔1511米巍峨陡峭的白狼峰顶观林海日出,亲眼目睹超低温中太阳美丽绽放的一瞬间,酷玩泼水成冰;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那么你可以在阿尔山市区、白狼镇、五岔沟镇,看最美车站,探二战遗址,寻历史根源;如果你注重养生,那么你可以去海神阿尔山温泉疗养院,那里有神奇的“问病泉”,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可以去尝一尝“天下奇泉、人间圣水”的五里泉水;如果你爱好追星,那么你可以去奥伦布坎景区看《奔跑吧兄弟》黑森林穿越拍摄地,也可以去白狼镇鹿园《亲爱的·客栈》拍摄地住一晚;如果你酷爱运动,这里有高山跳台滑雪训练表演、国际雪雕赛、全区雪地足球赛、三夫户外冰雪三项赛、雪地赛马、雪地摩托车漂移赛、太平岭越野挑战赛;如果你能歌善舞,这里有俄罗斯歌舞表演、敖包祭祀表演、篝火晚会;如果你热爱美食,你可以在昊达庄园品尝俄式美味,“阿尔山山野十二味”也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在农家小院品醇香美酒,尝蒙古族美食,感受游牧民族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意人生;如果……这里可以满足你的所有“如果”。
做火“冷资源” 提升群众幸福感
阿尔山市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处寒温带,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过去的阿尔山只有单一的林业产业,如今,当年的伐木工人放下斧头转行成为守林护林造林人。2012年,阿尔山市全面禁伐,积极转型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
阿尔山市白狼镇鹿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几年,鹿村村民通过从事和旅游相关的产业,如饲养梅花鹿、开旅店、商店和饭店等,现在的鹿村,家家户户实现了脱贫致富,把“扔下斧头当导游,小康生活不用愁”这句口号真真切切变成了现实。白狼镇鹿村居民郑晓林骄傲地说:“以前我们出去打工,现在做旅游了,我们不仅不出去打工了,甚至还要招外地人来给我们打工。”
“冷资源”带来的“热效益”还远远不止这些。近年来,按照国家旅游部门“515发展战略”,阿尔山市积极拓展‘旅游+’,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与扶贫等领域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2018年11月1日至12月26日,阿尔山市共接待旅客49.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6亿元;2018年全年,全国各地来阿尔山旅游的游客突破4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5亿元。阿尔山市真正的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更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节节攀升。
传播“冷资源” 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
12月21日,第十三届中国·阿尔山国际养生冰雪节盛大开幕,此次冰雪节秉承“冷资源、热效应、走出去、谋发展”的理念,创新打造旅游品牌,将民族特色与地区资源相结合,以旅游产业的红火发展带动地区经济高质量攀升,奏响了冬季旅游发展的“冰与火之歌”,成为万人共享欢乐冰雪的盛会。
来自国内外的62家主流媒体、平台形成矩阵,联动发布、互动传播,形成了报道合力,营造了兴安盟冬季旅游的良好舆论氛围。截至2018年12月24日,通过中央、自治区、盟级各类媒体、新媒体累计发稿总量291篇条(国家级媒体65篇条、自治区级媒体65篇条、香港及外文媒体9篇条、盟级媒体152篇条)。同时,在直播旅游网、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移动客户端等平台,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实时传播活动现场盛况,两场活动直播平台累计点击率共计22万人次;相继在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平台推出短视频产品9个,四天里抖音官方账号总阅读量突破15万人次,快手官方账号浏览量近17万人次;邀请7名网络大V到现场进行直播,共产生6218条信息,总阅读量达900万次;阿尔山市融媒体中心微信官方公众号连续发布文章15篇,总阅读量近3万人次。
各媒体以不同视角、不同载体、各具特色的传播方式深度报道冬季旅游的盛况。其中在2018年12月22日,“阿尔山国际养生冰雪节”话题出现微博声量最高峰,当天共有2175篇相关微博言论。截至12月29日,新浪微博“阿尔山国际养生冰雪节”话题总阅读量3000余万次,参与讨论1.5万人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央视新闻”移动客户端及微博客户端开展的主题为“-30℃!走进阿尔山冰雪世界!”的直播,直播期间峰值最高达29万人次,四天累计播放量超80万次。中国日报英文版推出《13th Arxa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的专题报道,更是将兴安盟冬季旅游推向国际化的高度。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