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正酣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科右中旗脱贫攻坚亮点工作侧记兴安盟
冬阳朗照,仓满囤流,农牧民尽享丰收喜悦;庭院中牛羊满圈,刺绣车间飞针走线;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热火朝天,美丽乡村迎接八方游客……
近年来,科右中旗委、政府坚决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重要保障,统揽全局、一线指挥。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全面推行“四包”责任制,凝聚起全员动员促攻坚的强大合力,全旗干部群众热情空前高涨,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每一个角落。
鼓起腰包奔小康 产业精准展成效
当第一缕晨曦斜照大地,杜尔基镇鲜光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田时柏就已经拌好驴饲料,“我们一定得好好干,这些年政府帮我们发展产业,购买水稻插秧机,又协调购买4头驴,后来把清扫嘎查的任务也交给我们,生活越过越好。”
发展脱贫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稳定脱贫的有力抓手。科右中旗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地区摆脱贫困给出有效解决方案。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发展,采取贫困户自主经营、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资产受益和入驻园区等5种产业带动模式,把肉羊产业、肉牛产业、肉驴产业、马匹养殖、獭兔养殖、设施农业、畜草和中草药种植、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光伏、电商、旅游等11个特色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加以培育。如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培育农村牧区发展新动能,不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扶志扶智扶精神 “素质提升”显新效
在高力板镇金祥嘎查,曾经出了名的懒汉金毛敖海,闲暇之余捡来废弃砖块,自己动手盖了一间仓房,自家院子也整理的井井有条,同时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实现自给自足……实施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以来,全旗广大贫困户树立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起脱贫致富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科右中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以“一学一带两转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引导群众全面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改变居住环境、改变陈规陋习、改变饮食习惯,着力帮助农牧民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提倡多劳多得,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脱贫路上党旗红 “书记例会”有强效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全旗173名驻村第一书记和754名驻村工作队员扎根一线,与嘎查干部群众齐力攻坚,他们迎着晨曦,踏着朝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勇向前,用行动诠释着“脱贫有多难,我们就有多拼!”
“啃”最硬骨头,就要上最强力量。2017年12月,科右中旗结合旗情实际,由旗委统筹,旗委组织部、旗扶贫办牵头,在全旗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组织实施了“双书记周例会”制度,进一步提升嘎查党组织组织力。周例会紧紧围绕学习理论政策、总结上周工作、梳理解决问题、部署当前工作、联系服务群众五步开展,通过收集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反馈和抓好落实,形成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循环机制,深入细致地了解嘎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牧民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截至2018年11月底,共召开周例会7651场次,收集问题5442个,解决问题4854个,一批农牧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如今,科右中旗广大干部群众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最昂扬的姿态迎接挑战,以必胜的决心、信心去打通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