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互联网+社保”真正打通社保服务“最后一公里”,鄂尔多斯

/ 郝艳霞 郭海平 / 2018-11-20 16:08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市“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牢牢抓住“互联网+”深度发展机遇,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以社会民生保障、服务平台搭建、服务方式优化为核心,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保”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真正打通社保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针对特殊服务对象 推行“互联网+生存认证”服务

为了提高养老金科学化管理水平,彻底杜绝养老金虚报冒领、死亡超领和重复领取问题的发生,鄂托克旗在原有“面对面”窗口认证的基础上,以“不让群众跑空路、不让特殊人群无服务”为切入点,创新推出手机视频人性化认证方式。

对在外务工、居住或不方便到场的服务对象,采取网络视频、规范动作的方式实现非现场服务。对全旗退休人员、享受抚恤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只需通过手机下载生存认证APP软件,准确填写个人身份证号、注册手机号进行登陆,根据APP提示进行操作录制视频上传资料即可。社保工作人员后台审核即可完成生存认证,避免了群众来回跑路,有效解决了异地认证人员“路程远、时间长、花费大”的问题。

截至目前,鄂托克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通过手机视频认证人数已达14000余人,占生存认证总人数的76%。

针对定点医疗机构,推行“互联网+医保结算”服务。

“每月人工报送”“邮寄方式过程周期长”“底数不清”“票据丢失”“漏报”,这是鄂托克旗当前定点医疗机构的票据结算存在的等诸多不便和问题隐患。

为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率先自主建设医疗保险支付结算管理系统,对所有定点医院、药店、医保服务医师和参保患者就医诊疗行为进行网上审批审核,全市十个统筹区上千家“两定”医疗机构可直接登录医疗保险支付结算管理系统实时结算费用,免去“两定”医疗机构舟车劳顿的繁琐程序,将过去往返次数3次缩短至0次,大大缩短了审核周期与办事流程,不仅实现了信息共享,减轻了“两定”医疗机构与社保部门的负担。

同时,两定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询报销单据审批环节的全过程,实现了“两定”医疗机构与社保部门的互相监督。

经鄂尔多斯市社保局审核认证通过后,该系统已在全市推广使用。截至目前累计门诊报销59.4万人次,报销金额5606万元;住院报销2054人次,报销金额900万元。

针对全旗城乡居民 推行“互联网+缴费查询”服务

鄂托克旗通过多种手段搭建了社保信息化便民缴费体系,有效减轻社保前台经办人员的压力的同时,实现群众少跑腿、零跑腿,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全天候社保缴费查询服务。

现场自助缴费。在政务服务大厅及6个苏木镇便民服务中心,鄂托克旗部署投运全区首批24小时社保自助一体机,群众可通过一体机自助查询社保信息、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核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助核定、缴费、生存认证,部分必须到社保部门办理的业务在苏木镇一级社保一体机上即可办理,极大方便了农牧区群众。

手机在线缴费。鄂托克旗社保部门与建设银行合作开通全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微信缴费服务。群众通过手机扫描指定二维码,即可实现医疗保险在线缴纳,省时省心省力。

主动上门收费。对年迈和行动不便人群,鄂托克旗社保部门通过配备专用手持POS机,并将POS机与社保业务系统联网,每年定期开展养老保险主动上门收费服务,给群众以最大便利。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热文榜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