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太平乡打造休闲农耕文化特色乡镇兴安盟
突泉县太平乡位于突泉县东南部,经济发展以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为主,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基于地方特色和优势,太平乡党委、政府全力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全力打造休闲农耕文化特色乡镇。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树立文化品牌上做文章,在抓特色上下功夫,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全乡共协调新建、维修活动广场6个,为新兴、晨光、新龙、前常、三道沟、东升等6个村发放了村文化室配套设备,开展送戏下乡、秧歌汇演、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12次,推进了农村文化繁荣。
打造特色观光产业。突泉县太平乡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创造性地以现代农业的发展活化、发展传统农耕理念,挖掘并释放地域能量。计划在赛银花村建设花海瓜田采摘观光园,拟流转土地100亩,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农村技能人才培训,先期宣传、引导开办培训班、规划设计已完成。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农产品展销、互联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度假、采摘于一体的旅游经济体,推进全乡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农耕意蕴浓厚的特色美丽乡镇。
持续抓好品牌推广。利用特色优势,在倾力打造赛银花“嘎嘎粘”豆包、五星“馨月湾”香瓜、五三村紫皮蒜等特色农产品和赛银花、曙光农家特色小吃品牌的基础上,利用“品味突泉”“淘兴安”等线上销售平台,谋划和提升产品优势,力争打造享誉县内外的知名产品,引导农户树立创建和利用品牌的意识,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实现增收。
继续发展庭院经济。农耕文化特色乡镇是发展乡村经济的一个重要平台,要让群众参与进来才有生命力。五三村去年庭院经济取得良好效果,户均纯盈利可达到15000元以上。今年,在原有庭院紫皮蒜经济发展基础上,计划在全村推进开展家庭果园、菜园采摘项目10个,菜园建设也在逐步推进中。此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助推农耕特色乡镇的产业发展,丰富并提升农耕特色乡镇的内涵。
推广新乡贤文化。太平乡围绕优秀共产党员、创业带富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先进群体和个人,积极培树具有孝亲敬邻、创业富民时代特色的新乡贤典型,打造太平乡新乡贤文化,在全乡范围内形成广泛的社会示范效应。党员刘淑辉、赵福旭、高金柱、蔡福贵、徐淑芬等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核心价值体系的构筑。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