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水文章” 润泽一座城阿拉善盟

阿拉善日报 / / 2018-05-24 22:55

res01_attpic_brief (1)

五月的巴彦浩特绿意葱茏、鸟语花香,从街道、公园到湿地、水系,处处生机盎然。近年来,随着绿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盟府城区生态环境越来越优,居民尽享城市生态“红利”。“生活环境好了,我们由衷地高兴,但随着绿化面积的增加,用水量也随之加大,巴彦浩特作为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绿化用水能否跟得上?”巴彦浩特居民徐文友对记者说出了他的顾虑,也道出了很多盟府居民的疑问。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面对广大居民的绿色需求和干旱缺水的实际,巴彦浩特如何破解水资源匮乏和绿化用水之间的矛盾?记者就此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按照盟委、行署“留住天上水、用活地表水、节约地下水”的要求,相关部门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创新园林绿化浇灌方式、合理调整绿化结构等,多措并举做活“水文章”,使有限的水资源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最大效用。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巴彦浩特绿地面积达1490.51公顷,绿地率达35.07%,绿化覆盖率为42.08%。

循环再利用

中水成绿化用水重要支撑

污水收集再利用不仅可改善城区环境,还能满足低水质用户的用水需求,节省优质水资源,有效缓解用水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据统计,2017年,巴彦浩特绿化用水总计649万吨,其中经过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占41%,中水正在逐步“分担”城镇绿化用水压力,成为绿化用水重要组成部分。

据阿左旗城市给排水公司办公室主任石培宏介绍,为做好污水排放与回收再利用,巴彦浩特新建了日处理污水能力更高的新区污水处理厂,于去年6月正式投用。

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可达2万立方米。铺设污水回收管道187公里、中水回用管道40公里,主要用于收集处理雨水、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可达国家一级A标准。“夏季处理后的污水可100%用于城区环线、机场高速以及营盘山部分地区的绿化,中水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城区水资源循环体系,为城市绿化用水提供重要支撑。”石培宏说。

创新浇灌模式

新技术节约50%绿化用水

漫步在敖包生态公园,只见一排排高约30厘米的黑色喷头桩持续旋转,抛洒出一串串水珠,使周围绿植在水的滋养下呈现勃勃生机。

目前,敖包生态公园一期、二期工程绿化面积共219万平方米。承建敖包生态公园建设工程的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管理员王炳恒告诉记者:“面对敖包生态公园种植结构多样化的特点,我们因地制宜采取滴灌+微喷灌的方式浇灌园区林木。乔木采用滴灌方式,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毫米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地被植物则采取喷灌方式,通过压力将水喷洒在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面,可有效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最大限度提高绿化用水利用率。”

据了解,营盘山景观公园、丁香生态公园及腾飞路等绿化区域也一改过去车拉人浇、大水漫灌的绿化灌溉方式,大规模采用滴灌、微喷灌技术,实现机械化浇灌作业。在方便绿化景观管护的同时,还可节约50%的水资源,缓解绿化用水压力。

科学种养精细管护

努力用好每一滴水

近日,记者在新华东街道路两侧看到一些绿植被黑色遮阳布“包裹”着,记者向绿化工人询问原因得知,由于近日巴彦浩特处于气温高、湿度小的环境中,需要对绿化植物进行遮阴覆盖,这样做能有效减少植物本身的水分流失,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其实,在巴彦浩特绿化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后续养护过程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节水妙招”。“营盘山东坡景观工程在选择树种时,充分考虑了各类树木能否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考察后,决定以乔、灌木为主,地被为辅。乔木具有叶片面积大、水土保持效果好,存活期需水量小的特点,除了种植初期需大量灌溉以保证成活外,每生长年度需水量很小;灌木则能有效覆盖地表,减少水分蒸发。”阿左旗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后期绿化养护过程中,绿化工人会及时对地被、乔木树枝进行修剪,这在保证景观造型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水分蒸发。“夏季浇灌也十分讲究,多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因这一时段日照弱、气温较低,能有效减少灌溉过程中的蒸腾损失,更好地‘锁住’水分。”营盘山东坡景观公园绿化养护工人秦世文告诉记者。

科学种养、精细管护,不仅折射出阿拉善人绿化观念的深刻转变,更为我们建设绿色宜居生态之城提供了基础保障。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热文榜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