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阿拉善打造成为世界驼绒之都阿拉善盟
“盟委(扩大)会议提出要高看企业,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我们更加关心盟委(扩大)会议中与之相关的政策安排。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整体包装推出我盟特色农畜产品,不断推进骆驼产业化发展步伐。听到这些内容,使我们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相信有了盟委行署的支持,阿拉善的骆驼产业一定能够做精、做优,实现将阿拉善打造为国际化的驼绒收储中心、分梳中心、销售中心、世界驼绒之都的远景目标。”日前,阿拉善左旗驼中王绒毛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智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驼中王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阿左旗知名的纺织业民营企业,主要经营驼绒及驼绒制品的制造与销售,自营各类商品的进出口。2017年,该公司总资产达2亿元,实现销售额近4000万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
盟委(扩大)会议提出要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产品有效供给,扩大市场销售。从企业的发展实践出发,李智善满怀信心:“驼中王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理念,目前驼中王公司已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6年12月驼中王公司被国家民委认定为阿拉善盟唯一一家‘全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百强企业’。此外驼中王公司还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阿拉善盟盟长质量奖’‘创新性企业’等多项荣誉。去年11月获得全国首届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今年3月驼中王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评为‘2017中国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驼绒品牌’。”
他表示,这些荣誉的获得,体现了阿拉善本土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开拓市场、创新发展的扎实实践。
李智善介绍,为提升阿拉善驼绒产品质量,驼中王公司在巴镇工业园区建设了占地面积16000平米的驼绒分梳厂及仓储库。为提高质量,他们不断进行扩建与技术改造,2012年至2014年,扩建了3050㎡的生产车间, 2015年至2016年又对该厂的原有设备进一步进行了技术改造。此外,他们还斥资3000余万元打造了我盟首个“民族产业博览园”,该博览园占地面积3684㎡,建筑面积5100㎡,涵盖9大类产品展区,16个展厅, 为固定长期展销、宣传阿拉善地方特色名优产品及阿拉善文化,搭建一个理想的综合服务展销平台。正是这样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才使得驼中王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并赢得了大批的欧洲客户。
阿拉善双峰驼绒无论从细度、长度,产量来讲都在全球首屈一指,是非常珍贵而稀少的高端纺织原料。从去年销售数据上来看,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明显加大。李智善说,下一步,我们的发展规划是实施《阿拉善双峰驼绒产业基地》项目,将阿拉善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驼绒收储中心、分梳中心、销售中心,以此带动驼毛原料的收购量与收购价格,从而使阿拉善的驼绒产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为提高驼绒产品附加值,我们计划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具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共同推动《驼绒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从驼绒原料产品高品质化入手,突破精细分离技术和设备,开发超细驼绒的提取和染色处理工艺,制备出高品质超细驼绒,从而以此为基础开发出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来。目前已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今年将在阿拉善成立驼绒研发中心,正式启动此项目。”
“事实上,通过驼中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不难看出,我们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盟委(扩大)会议的相关精神是十分契合的。这充分表明了盟委(扩大)会议的精神紧贴现实,是从阿拉善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与企业诉求相一致。因此,下一步,我们要以会议精神指导工作,以打造国际品牌为目标,带动我盟整个驼绒产业链发展,激发农牧民养驼的积极性,提高骆驼数量与驼绒价格,使企业和农牧民获得双丰收,逐步实现阿拉善荒漠的草畜平衡。”李智善说。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