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民主村就是我的家”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8-05-17 22:51

他包联开鲁县开鲁镇民主村3年,叫得出每一位村民的名字,熟悉每一户每个人的情况,对待乡亲们就像自己家人一样。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冬子”“黑小子”。

曾当过9年村干部、有2年部队服役经历的张冬,2014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录到开鲁镇任职。2015年,张冬被派到“老大难”村——开鲁镇民主村包联。从此,张冬就“长”在了村里。特别是2017年任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以来,张冬更是扎根在村里,他把每家每户的大事小情都当成自己的事儿去办。

2011年,村民代义因车祸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次年又将身患重病、无儿无女的二叔接回家中侍奉,直到三年后老人病故。自己和二叔治病欠下的债务、一双儿女入学入园的压力,压得代义喘不过气来。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整天骑着三轮车到处闲逛、借酒消愁。张冬第一次走进代义家,眼前的破墙烂瓦和代义的一脸颓废,让他下决心一定要帮代义走出困境。他一次次坐在代义家的炕头上,苦口婆心地劝、推心置腹地唠,让代义重树信心;一趟趟地跑相关部门,为代义争取危土房改造资金。2015年冬,代义一家四口告别了透风漏雨的两间土房,住进60平方米的砖瓦房,代义的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住的问题解决了,张冬又帮助代义琢磨来钱道儿。2016年,张冬给他送来两头仔猪,又张罗着帮他建猪圈、申请圈舍补助。除了养猪收入,代义还在村里当保洁员。2017年底,代义因全年收入近3万元,彻底脱了贫。

代义虽然脱贫了,但张冬对他的关注没有中断。隔三差五,张冬就到代义家看看。代义开心地告诉张冬,有两头母猪有猪仔了,这几天自己又盖了两间猪圈,现在共有大小13头猪。看着代义过日子的劲头儿越来越足,张冬打心底里高兴。

村民徐国栋患有单侧股骨头坏死,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张冬知道他想利用家里院子养鸡的想法后,及时向镇政府汇报,免费给徐国栋送来1000只鸡雏。2017年,徐国栋养了2000只鸡,净赚1.5万元,年底也脱贫了。

民主村离城区较近,村民有多年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习惯和经验,全村暖室、春棚有320个。年初,张冬广泛征求意见、多方考察调研,带着民主村“两委”班子成员流转土地、规划建设蔬菜大棚小区,现已建成春棚39栋,正在进行打井、铺管等收尾工程。

张冬介绍,小区建成后,将把大棚优先低价承包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并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路子。

张冬告诉记者,民主村就是他的家,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乡亲们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张冬包联民主村以来,全村1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仅剩3户未脱贫。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