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牛”让驴“下了岗”赤峰
5月9日,家住喀旗牛家营子镇下水地村七组的杜才,推着一辆崭新的“气死牛”走出了家门。
“两个月不见,你家的驴呢?”我问。
“卖了。前些天,我去逛农博会,一下就看上了这台‘气死牛’。现在国家政策好,土地确权三十年不变,种地还有补贴,这以后更有信心了,该投入也得投入。这东西灵活省事,多大的地都能种,维护起来也方便。”杜才掏出一块布擦着自己的新家当。
“气死牛”实际是以小型汽柴油机为动力的手扶式多功能农用微耕机,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力性和灵活性都超过耕牛,人们诙谐地称之为“气死牛”。“以往下地,村民们都赶着驴去干活。这养驴还挺麻烦的,常年备草备料,天天得喂它,离不开人。小来小去的活也不值得雇大机器,没驴还真不方便。”杜才说。
“村民组里还有种地的牲口吗?”
“也就三几头毛驴了,我看很快就被这‘气死牛’替代了。”
“买农用机械有补贴吗?”
“有。我这机器小、价格便宜,补贴虽少,把驴一卖,也掏不了多少钱。人家买大机器的补得多。组长过来了,你可以问问他,组里的事他全知道。”
村民组长王玉水,果然对本组情况了如指掌。“我们组共65户,有四轮子5辆、挖药机8台、‘气死牛’16台,三马子就更多了。现在,国家鼓励农村机械化、现代化,农民买农用机械有补贴。土地平整好了,路也通车了,用农用机械条件就具备了,加上这么多的优惠政策,我们买机器的积极性就自然提高了。”
“哎呀,不和你说了,我得赶紧干活去了。”说完,一脚油门,“气死牛”隆隆作响,带着杜才对新生活的憧憬,冲进了碧野沃土里。
记者手记: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民们吃下了“定心丸”。地方政府积极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农民对种地的信心增强了,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也舍得了,实现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 游客与博物馆双向奔赴 读懂呼和浩特文化气质_呼和浩特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锡盟“2•23”事故伤员救治和善后处置工作紧张有序_锡林郭勒盟_盟市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高考期间呼和浩特市区实行交通管制_呼和浩特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锡盟纪委学习传达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_锡林郭勒盟_盟市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一年新增“口袋公园”310处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1% 呼和浩特绘就绿色画卷筑牢生态屏障_呼和浩特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太仆寺旗开展2017年春运前客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_锡林郭勒盟_盟市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自治区“草原学习轻骑兵”小分队来口岸开展宣讲活动_二连浩特_盟市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