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下的“美丽金花”满洲里

/ / 2018-04-16 21:15

满洲里,地处中俄蒙交界,拥有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在满洲里国境站技术交接作业场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穿梭在纵横的宽轨间检查俄罗斯班列,用坚守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业务,一方面在威严的国门下维护着国家的利益,一方面保障着俄方列车在国内运行的安全。这就是全国唯一的涉外女子检车班——“三八”女子检车班。

为国把关口的“金花”精神

“三八”女子检车班的任务是负责俄罗斯车辆到达后车辆状态的技术检查及发车前俄方发现车辆问题后通知我方的会同检查,并办理交接手续。这是俄方车辆进入我国的第一关,如果因为漏检而把俄方不良车辆放行,就会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造成国际影响。

“三八”女子检车班的姐妹们在对俄方车辆进行检查。《满洲里日报》记者刘昌岭摄

身在这样重要的岗位上,“三八”女子检车班更是不敢放松,自1986年成立来,一代代人恪守“给列车体检 为国家把关”的神圣承诺,让“一步不白走,一眼不白瞅,故障不漏掉,为国把关口”的“金花”精神始终传承。用三十年风雨兼程的不懈努力,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等荣誉。

年温差近100摄氏度下的室外检车

“三八”女子检车班所在技术交接场地处郊区,四周空旷。冬季,室外温度达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风雪交加更是常事;夏季,地表温度达到50摄氏度,干燥烤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她们默默地奉献在国门下、宽轨旁,保证了口岸的畅通。

几年前的一个冬夜,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满洲里,气温下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风雪让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艰苦。“三八”女子检车班的姐妹们被刮的脚站不稳、眼睁不开,即使这样,她们也没有简化作业流程,身体前倾对抗着风雪,一丝不苟地检查着熟悉的车辆,用强烈的责任心诠释着女子检车班的平凡和伟大。

勤学苦练成就“火眼金睛”

“三八”班的检车员们深知,要想保证车辆万无一失,就必须练就一身过硬本领。身为女子检车班工长,陈佳一面扎进书本中钻研业务、学知识,一面带领姐妹们进行实作训练;“通勤一族”刘双杰大姐利用在回家路上的时间背规章,琢磨发现车辆故障的技巧;技术骨干孙世铭在现场和姐妹们一起探讨发现和解决故障的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管多么复杂的俄罗斯车辆在她们眼前一过,车辆的构造图就会出现在脑海中,将车辆的23个检查项无一遗漏地进行查验。

据统计,2017年,“三八”女子检车班共检查俄方到达车辆3778列(合计229420辆),俄方始发车辆3758列(合计226935辆),查验俄方破损故障车辆2318辆,预计为国家挽回损失40余万元。(《满洲里日报》记者:李诗诺)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热文榜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