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着力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效能阿拉善盟

/ / 2018-03-17 20:27

连日来,到阿拉善左旗图书馆借阅书籍的人络绎不绝。今年,图书馆进一步提升改造,环境更舒适、功能更齐全、书籍更丰富,还重点打造增加了的儿童阅览区域、电子预览区和自修区域,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近几年,阿拉善盟不断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让更多人走进场馆,享受身边的文化大餐,提升生活品味和质量。

潘俊从小就喜欢看书,一有时间,她就会出现在图书馆,小心翼翼地从书柜子上挑选想要看的书籍,静静地坐在一旁翻看,尽享阅读带来的乐趣。半年前图书馆闭关重装,让潘俊着实着急了一阵。“图书馆的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我觉得这项举措也是一种惠民政策。”潘俊笑着说。

“像图书馆这样一些公共服务体系的免费开放,既满足了群众的阅读需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让群众通过阅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明素质,促进书香阿拉善建设。”阿拉善左旗图书馆工作人员米晋说。

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科技馆参观和体验,学习科学知识。家住巴彦浩特的杨雯雯笑着说:“阿拉善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多,也真正做到了文化惠民,孩子特别喜欢在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这类文化场馆过周末,好像有学不完的知识。”

作为阿拉善盟综合性科普场馆,阿拉善科技馆围绕“探索·创新·未来”主题,设置科学与探索、身边的科学、穹幕影院等场馆,常设展品展项186件。2016年,作为公益性的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自2016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18.9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科技馆已经成为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科普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阿拉善科技馆馆长张磊告诉记者。

阿拉善盟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定远营民间博物馆、科技馆、巴彦浩特体育场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免费开放,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搭建起广阔舞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供了便利条件,更是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记者 闫琛琛)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热文榜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