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后,幸福村的三胞胎怎样了?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8-03-12 09:38
2018年,健康快乐的三胞胎,已经成为二年级小学生。

2011年,生病前,父母抱着两岁的三胞胎。

2018年,健康快乐的三胞胎,已经成为二年级小学生。

“姐姐和妹妹帮妈妈挑豆子呢,爸爸要做豆腐呀!”视频里,传来9岁男孩包文才开心的说话声。两个小女孩坐在农村土炕上挑黄豆,眼神清亮,对着镜头甜甜微笑。

他们是科左后旗查日苏镇幸福村的三胞胎。七年前,他们之中的姐姐和妹妹身患疾病,因无钱医治而面临终身残疾的危险。七年过去,这三个当年咿呀学语的幼儿,已长成了水灵灵的健康的男孩女孩。如今他们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生活清寒却不失快乐。

“文志总问我,啥时候去通辽,看望记者姑姑!”三胞胎的父亲包金玉,一个朴实敦厚的蒙古族汉子,念念不忘当年那段往事。

2011年,阴云笼罩了这个幸福的三胞胎家庭。除了男孩文才,包金玉的大女儿文志被查出双侧髋关节脱位,小女儿文慧被查出右侧髋关节脱位。如不尽快手术,将落下终身残疾。

包金玉与妻子白秋燕结婚12年后,才喜得这三胞胎,爱如掌珠。然而贫寒的夫妻俩想尽一切办法也只凑来2万多元钱,勉强够一个孩子一次的手术费。万般无奈之下,夫妻俩只得含泪把大女儿送回家,留下小女儿在医院接受治疗。

当年8月,《通辽日报》首次报道幸福村三胞胎的揪心故事,很快在社会上有了回应。通辽市公安消防支队的消防官兵为三胞胎捐款22360元,科左后旗红十字会也送来6000元钱,还有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民也送上了拳拳爱心。

就这样,包文志凑上了手术费,也在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转眼七年过去。

两个女孩在之后的漫长治疗中,又进行了几次手术,终于完全康复。现在,她们和别的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当年的疾病没有在她们身上留下痕迹。

手术过后,欠下七万多元外债的包金玉告别家乡,携妻儿来到科左后旗甘旗卡镇,打工、养家、还债。

因为媒体报道的影响,科左后旗的旗幼儿园伸出爱心之手,接收了三胞胎上学,三年费用全免。

而现在,三胞胎上了小学,就读于科左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已经读二年级了。

这几年,包金玉在科尔沁牛业打工,在冷库里干杂活,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钱。妻子白秋燕天天接送三个孩子,只能打点零工。尽管省吃俭用,一家五口的日子仍旧捉襟见肘。

总打工也不是办法。包金玉身体不太好,患有胰腺炎和胆囊炎,怕着凉。他在冷库里干了几年活儿,身体实在吃不消了。“一年犯三四回病,耽误工就得扣钱。”包金玉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回农村老家。

2017年11月,包金玉在幸福村老房子里支起了大锅,做上了豆腐。

每天深夜两点半,当人们还在熟睡时,包金玉顶着星星就起来了。把头天晚上泡好的豆子上磨,磨出浆来,再烧开了,淘出来,看看温度差不多了,就点卤水,放进木盘里压上十几分钟,豆腐就做好了。

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这个过程需要至少四个半小时。早上七点多钟,人们也都起来了,包金玉开着三轮车,开始走乡串屯,叫卖新鲜的大豆腐。

年前那段时间,赶上好时候,包金玉下午还能再做出一锅豆腐来卖掉。更多平常的日子里,也只能做一锅。卖豆腐利润微薄,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也就不错了。包金玉还想搞养殖,开春了准备养猪,做豆腐剩下的豆渣也能喂猪,年底猪出栏了也能卖点钱。

孩子们渐渐长大,花销也越来越多。上小学后,进入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是不用交了,但孩子们每个月还要交伙食费、零杂费等。三个孩子半学期花销最少也得6000元。

最忧心的是感冒生病。一个感冒三个都传染,动不动就得花一两千元,真是雪上加霜。

好在孩子们很懂事,擦桌子、洗碗、扫地、洗衣服,小小年纪就知道帮助父母做家务。小孩子天性爱吃爱玩,但可贵的是,他们从不和父母乱要东西。虽然孩子们不说,但包金玉有时候也会给他们买一些玩具。

“我自己怎么苦怎么累都行,回家一看到孩子们这么乖这么可爱,就啥都忘了,只剩下高兴了!”包金玉被生活磨砺得黧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

他和妻子一年到头几乎不买衣服,不论多旧,洗干净了能穿就行。村民们喝酒、打麻将,他从来不去。他总想如果自己停下来不干,孩子咋办呀?

“我就想好好干活,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包金玉起早贪黑,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当年欠下的外债,每年还要加带利息。但不管怎样,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包金玉还是攒出两万多元钱还了部分外债。

“供他们三个,我还能挺住!要是没什么意外,两年左右吧,差不多能把外债还完!”

“我跟孩子们说,你俩的手术费是记者和好心人帮忙给捐赠来的。咱们一辈子都要记着人家的好,长大了也做个好人,回报恩人,回报社会!”在包金玉的教导下,孩子们虽然年纪尚小,却也深深记住了这份情。

马上要开学了。包金玉把三个孩子送到甘旗卡镇,孩子开学了就住校。妻子需要在甘旗卡镇与幸福村之间来回奔波,包金玉则回到村里继续卖豆腐。

岁月的河水向前奔流。包金玉一家人齐心协力走向未来的日子,虽有些艰苦,却踏实,有盼头。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