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志愿者走进社区播撒雷锋精神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8-03-12 09:38
3月,是奉献友爱的志愿旗帜飘扬的时间;3月,是雷锋精神洒遍科尔沁大地的时间;3月,是青年志愿者走入社会,肩负起时代新风的时间。

 

 

3月,是奉献友爱的志愿旗帜飘扬的时间;3月,是雷锋精神洒遍科尔沁大地的时间;3月,是青年志愿者走入社会,肩负起时代新风的时间。

3月1日,通辽第二中学近50名志愿者,走进科尔沁区西门街道辽南社区,与这里的社区志愿者一道,共同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将奉献友爱的志愿之风吹进社区各个角落。

面对这群由十五六岁青少年学生组成的志愿队伍,辽南社区主任马丽梅笑眯了眼。“我们社区每年都有学生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这些孩子就如同新鲜血液一样,为我们的社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可能。”

对于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马主任一直持支持态度,“学生是一群活在象牙塔中的人,学习之外他们很难接触到更为细致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单位,接触社区工作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们对于真实的渴望。”马主任说,有一颗积极接近真实生活的心,外加能够主动践行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下午3点,活动正式开始,在经过短暂的集合之后,50余名志愿者分成了三个队伍。一支全部由细心的女孩子组成的队伍,走上街头,将文明交通与文明旅游倡议书拿在手中,宣传文明交通与文明旅游的重要意义。

刚刚下过雪,天气寒冷,路上行人不多,但学生们依旧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志愿精神,每发现一名行人,学生们就小跑着赶到近前,将手中的传单发给对方,并细心地告诉对方传单内容,引导行人学习文明旅游知识、文明交通行为,为城市文明做出努力。几十份传单一一散发出去以后,孩子们的手已经被冻得通红,但他们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明旅游的重要意义,了解市民文明对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支队伍有些特殊,这支队伍由身量较高的同学组成。他们就是深入社区,到单独居住的任雅洁、陈启元老人家中开展义务清扫整理工作的清洁小分队。清洁小分队刚刚走进任雅洁老人家,就受到了老人的热情迎接。“哎哟,今天有一群小朋友来看咱们老两口了。哎呦,这边的小朋友长得好可爱呀。”正在家休息的两位老人看见朝气蓬勃的学生志愿者走进家门笑得合不拢嘴,拉着他们唠起了家常。

冷清的家中一下来了七八名青葱少年,这让原本有些空旷的房间瞬间丰满了起来。在你问我答的话语间隙,学生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笤帚、抹布等清扫工具,开始打理老人家中地面、窗户和卫生死角,气氛分外温馨和谐。

虽然平时在家,学生们很少有人摸过笤帚和抹布这样的生活工具,但是那颗想要帮助老人、关心老人的心却是真诚的。在此后的十分钟之内,雅洁老人家的小屋被全面清扫。细心的学生志愿者怕来人脚上带进更多的泥土,走的时候都倒退着走出屋门。看见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任雅洁老人非常高兴,拿出糖果分给学生们,以此奖励他们的美好付出。

清扫小分队第二站来到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王春荣的家中。在这里小分队成员与王春荣老人团团围坐,认真聆听了老人讲述年轻时候如何艰苦奋斗、发展地区科学技术的人生经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怕苦、不怕累的科研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在场聆听的少年,跌宕起伏的情节与今天辛福的学习生活做对比,让少年们更加领悟到成功的曲折与坚持的重要。

第三支队伍最为特殊,他们并没有走出社区,而是选择留在了社区办公室成为红色学习小分队。学习活动在辽南社区主任做主讲的红船精神讲座中拉开了红色学习的序幕。在红船精神讲座中,学生们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壮大以及中国共产党诞生所代表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是通过讲座,学生们对国家发展、民族崛起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懂得了肩负在他们身上的责任;随后学生们来到社区放映厅观看了之前火爆全国的电影《战狼2》。精彩的打斗与爱国情怀交织,一部电影让学生们看得热血沸腾。学生志愿者张昊天说:“虽然我们没有走出去,但是,我觉得我们学习到的东西并不少,一次活动就让我们这些同学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懂得了我们的生活背后是千万人坚守的成果,这让我们倍感珍惜。”

手里拿着创城手册,班长陈心格带着学生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辽南社区,看着渐渐远去的社区办公地点,学生们又一次斗志昂扬起来,“我们下次还要走进社区开展类似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以后,我们会将我们今天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将志愿精神带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