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绿色矿山让美丽与发展同行赤峰
新春伊始,走进赤峰市金红岭有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岭铅锌矿,只见矿区天蓝水净、空气清新,渣石山上新建的矿区公园,让人顿觉心旷神怡。在矿浆翻涌的选矿厂,干净的地面、整洁的厂房,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是一个矿山的厂区。随着赤峰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开展,一批矿山企业开始一改“傻大黑粗”的形象,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目前,该市已有7个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其中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红岭铅锌矿、黄岗铁矿已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这些企业已成为该市矿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者。
创建绿色矿山,不仅美化了红岭铅锌矿的矿区环境,还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几年来,矿山投入资金5035万元,用于采矿、选矿以及附属工艺流程的技术革新。企业引进了数码电子雷管,改进了回采工艺,实施了“多金属矿空区处理与矿柱回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将矿石损失率、贫化率分别控制在8.95%和14.3%。实施多金属综合回收项目后,铜、铅、锌回收率分别达到55%、35%和92%,伴生的金、银元素全部回收利用。矿山还采用尾矿胶结充填技术,将尾矿排入井下充填采空区,实现了“无尾矿山”的目标。去年,企业共获得2项发明专利和28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科技创新,每年为企业创造效益5000万元以上。
节能减排,让矿业经济走上了低碳发展之路。“在有色金属产业价格低迷的情况下,节能减排是矿山的重要生存之道!”说起绿色矿山建设,利拓矿业公司经理张安立侃侃而谈。作为矿山最大的耗能设备,2个矿口的卷扬提升机采用直流电机,比普通电机节能10%,一年下来就能节省40多万千瓦时的电量。而井下照明由白炽灯改为LED灯后,一年又能节约电费62万元。企业还为空气压缩机安装了换热装置,将回收的余热用于职工洗浴、取暖等,每年能节约标准煤200多吨。为了节约地下水资源,企业还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8公里长的中水输水管道,把城市中水引入矿区,用中水和尾矿回水选矿后,每年能节约地下水30万吨以上。
去年9月,《赤峰市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正式出台,吹响了赤峰市全面建设绿色矿山的号角。眼下该市正在抓紧制定绿色矿山建设总体规划,计划以拜仁达坝银矿、黄岗铁矿、红岭铅锌矿等国家级绿色矿山为中心,创建自治区级绿色矿山示范区。2018年,该市要全面启动自治区级绿色矿山的创建工作,在2020年前完成50个以上国家和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到2025年全市矿山企业基本达到国家或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赤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姜惠君说:“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绿色矿山的建设水平,对一些不达标和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矿山,要坚决全部退出,使保护区以外的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的标准,使赤峰的矿业经济真正实现绿色发展!”(记者 徐永升)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