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镇群众欢欢喜喜庆新春赤峰
随着音乐的响起,巴林右旗大板镇前进村文化活动室里,十几位姐妹们正在投入地排练集体舞,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烈的喜庆气氛。
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利介绍,以前有空的时候大家只能跟邻居亲戚唠唠家长里短,最近村里新来了一位第一书记是旗委组织部的唐丽娜,她把女同志组织起来,从旗里邀请了专业的老师,教大家唱歌跳舞。这些女同志最多是从电视上微信里会那么几个简单的动作,这回好了,有专人手把手地教传带,纠正指导不到位的动作和表情,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来参加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了。
目前,大板镇很多嘎查村都活跃着农牧民文体活动的身影,前进村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大板镇为了进一步丰富农村牧区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在全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崇尚科学,健康娱乐”为着力点,倡导支持各嘎查村开展喜闻乐见、群众参与面广的各类民间社会活动。春节期间,镇部分嘎查村农牧民利用农闲时间,走出家门,成立秧歌队、舞蹈队,吹吹打打,伴着音乐翩翩起舞,生活逐渐多姿多彩起来。
巴彦汉嘎查牧民乌云通拉嘎大姐说:“现在没事我就惦记来跳民族舞,和多年的老姐妹说说笑笑,一起锻炼身体,感觉心情一下子打开了,天天高高兴兴的,走路脚步都轻快了。”乌大姐是本嘎查巧手牧民女同志中的一员,平常这些志同道合的姐妹们聚在一起跳舞健身,互相学习制作传统民族服饰、蒙古靴子、烟袋,每天忙碌着、快乐着、充实着;达冷村党支部组织以“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为主题的喜迎春节文艺晚会,村民们踊跃参加活动,培养了群众对文化的热爱并为参加者提供展示自我才艺的机会;红星村的秧歌队走上街头,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扭秧歌、跳广场舞,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多了自在,少了拘谨。这些充满了乡土气息的文体活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坚守,非常接地气,带来了浓浓的新年氛围,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凝聚村民感情、促进乡风文明的良好载体。(通讯员雷志华)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