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爱的行囊,回家阿拉善盟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乡的行程。在春运回家的路上,每个人大包小包的行囊里,都装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爱。
2月1日清晨,天色还未大亮,距离发往甘肃武威方向的班车发车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早早来到车站的解高琪手里紧紧捏着一张班车票,不时地抬头看看检票口,期待着工作人员“开始检票”,这样,他就能快些回到家乡,回到家人身边。
60岁的解高琪是甘肃武威人,来阿拉善打工已经有16个年头。“单位好得很,每年年底都会提前放假,让我们回家过年。”在外辛苦工作一年,年关时,盼星星盼月亮的,就是把一年的工钱带回家。当记者询问起单位工资发放的情况时,朴实的解高琪竟从贴身的口袋中掏出了自己的银行卡给记者看。“工资老板月月按时发,我没啥可花钱的地方,都存在了卡里。一年了,就等着年底回家把卡交给俺们那口子嘞!过完年,赶3月份继续来打工。”解高琪简单的话语中透露着小小的满足。
“孙子们昨天就打电话,问我回来带什么好吃的了?今天早上又打电话催着我回家呢!”说起远在老家的孙子,解高琪马上就话多了起来,“我有三个孙子啦,最大的3岁,最小的才刚1岁,我这个爷爷得当好,昨天就给孙子们买好了好吃的。”说话间,解高琪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身旁已经泛白的牛仔背包,“瞧,娃哈哈AD钙奶、果冻、蛋黄派、麻花、花生牛奶、火腿肠……这都是娃娃们爱吃的。”一想到即将回到离别一年的家乡,老人喜悦的心情早已将数月的劳累和疲惫冲散,眼中洋溢的,满是幸福。
背上背包、拎起箱子,与解高琪坐同一趟班车的胡学娜带着女儿和母亲,一家人满面笑容地站在检票口,准备检票上车。“结婚以来,这是第一次回家过年,孩子已经10个月了,老家的亲人们还没有见过。”胡学娜告诉记者,在巴彦浩特镇安达假日酒店打工的她,虽然工作很辛苦很繁重,但是好在收入不错,平时母亲也会赶来帮衬自己,帮忙看看小孩、干干杂活儿,分担些生活琐事。“过年了,带着孩子回去让亲戚们见见。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工作顺利,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父母亲也能够身体健康常伴左右,一家人和和美美,年年都一起共度春节。”胡学娜笑着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在外打拼的农民工来说,即便回家的路再远,行程再艰难,心中对家人的思念也足以克服一切困难。因为家人,永远是他们最大的牵挂,团聚,是他们忙碌一年后最大的期盼。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