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丝路争朝夕 泛海扬帆再起航满洲里
——满洲里口岸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跨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剪影
2017年9月5日,满洲里口岸始发中欧班列发车。王彦国摄
2017年12月15日,满洲里市委书记陈立新(左)率政企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与新西伯利亚市长洛科齐举行工作会谈。王彦国摄
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货运场区货车有序通关。田喜增摄
白雪辉映、丽日高照、猎猎风中,满洲里口岸奔涌着欢腾的热潮。“十九大”的春风催生口岸生机勃发,“一带一路”建设的浪潮在这里奔腾汹涌;开发开放的步伐在这里激昂腾飞;中欧班列承载着一个口岸的梦想向前迅跑;川流不息的人流物流续写着草原丝路的史诗。
时序更替、追梦不止。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注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7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物完成3109万吨,同比增长2%;进出口贸易约128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进出境人员达到186万人次,同比增长17%。口岸实现过货过客双增长,名列全国沿边口岸首位。一组组闪光的数字记录了口岸光辉的历程,折射出口岸空前的繁华。
满洲里口岸因草原丝路而昌盛,草原丝路因满洲里口岸而绵长。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挖掘不尽的口岸潜力,孕育了畅通、便捷、集约、高效的多式联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使满洲里口岸成为草原丝路经济带的黄金通道、欧亚物流大动脉的钻石节点,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活跃在国际经济舞台。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今天“十九大”拉开新时代的序幕,百年口岸恰似风华正茂,走进开放新格局的春天里,勃发生机,绽放华彩。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口岸建设,一个公、铁、空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口岸正踏着“一带一路”国家宏伟构想的时代步伐,振羽高翔,迈入新时代,跨上新征程,谱写新辉煌。
“单一窗口”建设:按下口岸发展的“快进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网络强国绘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满洲里口岸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网络口岸勾画出风光无限的灿烂前景。
2016年的早春,虽然还是冰天雪地,但满洲里口岸的建设者们已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在全国沿边口岸率先开展了“单一窗口”建设,使口岸通关管理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化。2016年初夏,北疆风清气爽。满洲里公路口岸过境旅客熙熙攘攘。往返满洲里与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的客车司机李明峰此时更是神清气爽。以往出境他都要分别前往设在监管通道上的各联检部门办公室办理出境手续,在纸质放行卡上加盖5个公章,签4次字,花费半个多小时方能出境。如今他可在客车“一站式”联检大厅,通过“单一窗口”一键通,不到10分钟就办结了检验检疫、海关、边检的通关手续,免去了填写“通关放行卡”的麻烦。“单一窗口”的“自动核放系统”带来的通关便利化,让他尝到了甜头,喜在心头。
满洲里公路口岸旅检通道“自动核放系统”是“单一窗口”应用系统之一。该系统通过车牌抓拍识别系统采集进出境客车信息,并一次性发送到海关、边检、检验检疫和旅行社等部门。这一系统实现了《进出境车辆申报单》《进出境车辆登记卡》《进出境车辆备案表》《进出境司机备案表》《进出境车辆延期申请表》等单证的电子传输和网上审批,取消了纸面单证,彻底改革纸质《车辆放行卡》多次盖章签字的验放模式,进而实现口岸联检部门、旅行社数据互享和系统交互,变串联式通关为并联式通关,达到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单一窗口”之通关便利,从中可见一斑,让人们看到网络技术幻化成便民福利,成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
“物有其善、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满洲里口岸知难而进,负重而行。口岸部门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项目推进组,组织技术业务人员深入口岸现场,开展走访调研、项目论证设计,以及组织协调、推进施工等工作,有效统筹“单一窗口”建设。为了尽快完成各部门联网和数据接口开放,他们锲而不舍,先后20余次走访海关、边检、检验检疫、铁路车站和通关现场与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就简化流程、取消纸面单证、卡口设备共享、数据信息共享、网络接口开放、用户界面需求等逐一敲定,为“单一窗口”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满洲里海关、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铁路车站等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有力推动了“单一窗口”建设。
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建设受到自治区口岸办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调研指导。满洲里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导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口岸现场办公。口岸部门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出台了详细的工程进度表,抽调专人推进工程建设,协调内蒙古电子口岸公司加强施工统筹,增派技术人员,聘请专家高手,加快工程建设步伐。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口岸的建设者们终于用智慧和汗水擦亮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沿边口岸首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六大系统登上网络舞台炫彩亮相。这六大系统:一是进出境客车智能卡口系统。该系统2016年6月28日上线运行,2017年7月5日全新改版,实现了《进出境车辆申报单》等6份单卡电子传输、网上审批和一次性智能核放。二是进出境货车智能卡口系统。该系统2017年7月5日上线了全新2.0版,系统一次性分发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部门。各部门将处理回执反馈给智能卡口系统,实行一次性共同放行。三是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系统。该系统于2016年6月5日上线运行。企业可通过一个窗口一次性向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递交通关材料,通过一个窗口反馈业务办理结果,通关效率提高了30%。四是进出境货车信息管理查询系统。该系统2016年6月20日运行,可将进出境滞留和查验车辆相关信息自动发送到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实现对场区货车实时查询管理。五是车辆在途监管系统。该系统于2017年10月30日试运行,通过对车辆施加电子关锁,对进境俄罗斯籍车辆、往来于综保区和其他特殊监管区的车辆实时监控。六是通关监控指挥系统。该系统于2017年6月20日成功上线。主要包括通关指挥大厅、通关监控平台、视频信号采集系统等。采用多项国内领先技术实现对公路、铁路、航空口岸24小时监控。整合了海关、边检、铁路、机场、新国际货场、中俄互贸区和综保区等部门的视频资源,实现了视频监控的“单一窗口”。
“单一窗口”建设颠覆了口岸传统管理的历史,迎来口岸信息新时代的春天,让口岸在网络上展翅飞翔。“单一窗口”系统简化了手续、方便操作,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便利了企业。智能卡口系统省去徒步往返联检部门各窗口办理通关放行手续时间,实现了车辆通关全程无纸化,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车辆通关速度提高40%以上。“一次申报系统”实现一个窗口申报、反馈,减少了重复录入。目前进出口货物报检报关数据项43项,其中重复项23项。以前是两次分别录入,现在只需录入一次,系统自动填充、分别发送,减轻了工作量,降低了差错率。系统还能提供多种统计查询功能,提高了口岸信息化水平,满洲里“单一窗口”建设走在全国口岸前列,获得了国家口岸办的肯定。
“单一窗口”是口岸重器,广泛应用方能发力。为了推广应用“单一窗口”标准版,2017年11月初,满洲里口岸按照国家口岸办、自治区口岸办的要求,在满洲里电子口岸“单一窗口”指挥中心举办了“单一窗口”标准版推广培训班,促进“单一窗口”标准版广泛应用。2017年12月15日,自治区口岸办斯庆主任率队检查满洲里口岸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专项治理行动,推动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标准版推广工作,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截至2017年12月底,满洲里口岸“单一窗口”标准版覆盖率达到了3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单一窗口”建设,空间宏阔,前景修远。满洲里口岸将追高逐新,努力追求“单一窗口”更高境界,逐步实现物流配送、企业管理、外汇管理、税费结算、证照管理等进出口贸易全程“单一窗口”办理,进而融入大数据、云计算,走进数字丝绸之路,让口岸与世界共精彩。
开行中欧班列:架起互联互通的移动桥梁
西风古道,大漠孤烟,昔日的丝路渐渐迷失在岁月的风沙里,马帮驼队已成为历史沧桑中壮美的回忆。取而代之的是,草原丝路上蜿蜒绵长的钢铁经济大动脉,是一列列中欧班列承载着中国梦,追风逐日跨欧亚,万里丝路绽芳华。
中欧班列是国际物流的升华,更是“一带一路”的火车头。满洲里口岸的建设者打开历史的视野,抓住时间的节点,以开放的自信,创新的胆识,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构筑国际物流通道,积极推动跨国班列集聚开行,开辟了草原丝路新里程。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催生伟大的力量。一个从丰富历史积淀汲取营养,主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推进草原丝路沿线城市合作,共同推动中欧班列开行的大胆构思,在口岸建设者的心中涌动。他们慧眼先识,首先把目光锁定在经济发达的苏州城市群,用智慧与胆识勾画出新的开放蓝图。满洲里口岸联检联运部门倾力担当,合力推动“苏满欧”班列开行。“苏满欧”班列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驰骋在万里丝路上,迸发出无可比拟的活力与潜质,带动更多的跨国班列开行。
2016年,满洲里中欧跨境班列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自治区口岸办和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带动下,满洲里口岸相关部门马不停蹄,四面出击,先后奔赴郑州、广州、重庆等地,寻求合作机缘,开辟跨国班列线路。“走出去、请进来”与沿海港口和内地城市对接,共商草原丝路建设大计,使一列列班列源源汇集满洲里口岸,再现了陆海内外联动,南北双向相济的欢腾景象。当年,满洲里口岸中欧跨境班列线路达到了28条,全年开行中欧跨境班列846列。
在众多中欧班列中,令人欣慰的莫过于“通满欧”“赤满欧”班列,这是满洲里口岸奋力前行,积厚成势的结果。2016年,他们一路奔赴通辽、赤峰,与相关部门和外贸企业洽谈,挖掘货源推行班列,一举促成“通满欧”“赤满欧”班列拔锚启航。开启了自治区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跨境班列运行态势标志着口岸开放水平,培育在满洲里口岸始发中欧班列是口岸对外开放理想境界。2017年,满洲里口岸精心筹划,积极运作,成功组建了满洲里口岸集装箱班列货物集散中心,组织出口货源在满洲里口岸集中、拼箱、集结成列。2017年6月,满洲里口岸牵头促成由满洲里口岸集装箱班列货物集散中心、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现代之路跨境电商物流公司、哈尔滨铁路局对外经贸公司3家合作,组成满洲里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公司。在口岸联检部门和铁路车站联手推动下,9月5日首列从满洲里口岸始发到俄罗斯莫斯科的“满俄欧”班列“鸣笛出港”,目前已发运10列,为中小企业出口带来福音。2017年12月13日,满洲里市委书记陈立新率政企代表团赴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推动满洲里深度开放,开行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及其他地区回程至满洲里口岸的中欧班列,2018年1月将实现运行,先期运载俄罗斯板材及油菜籽、小麦等俄罗斯农产品。
追梦不止的蓬勃脉动,激发了口岸前行不止的热潮,满洲里口岸率先实现了设施现代化、硬件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并为企业提供了“单一窗口”智能平台和“通关一体化”等“一站式”服务,这些优势极大地吸引企业把海运货物转移到铁路运输上来。2017年满洲里口岸新增开了从山西太原、福建厦门、江西赣州、黑龙江大庆和齐齐哈尔、山东济南发车的中欧班列,以及“渝满俄”“赣满欧”“连满欧”等返程班列,成为跨国班列开行密度最大的物流枢纽。2017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1302列,同比增长53%;中欧班列线路达到41条,班列行迹遍及白山黑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覆盖了西南、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等地区。至此,满洲里口岸已成为全国开行中欧班列线路最多、发运班列数量最大的口岸。
构建中俄蒙经济走廊:筑起经贸往来的“高速路”
巍巍国门,浩浩站场,沐浴着十九大精神的冬日暖阳,徐徐打开活力口岸的新画卷。
在满洲里公路口岸货运场区,一座中西合璧、典雅丰赡的货运场区联检查验报关大楼和货运南北查验通道拔地而起,与客运场区旅检通关大楼遥相辉映,成为丝路读本里别样的画面。
货运场区联检查验报关大楼和货运南北查验通道是公路口岸扩能升级工程的神来之笔。为了高标准完成这一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满洲里口岸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使之成为公路口岸经典建筑。货运联检查验报关大楼定位为中俄蒙经济走廊合作项目,命名为“中俄蒙口岸合作中心”。中心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除设有联检部门、进出口企业办公用房和报关报检“一站式”通关大厅外,还设有厂商跨国贸易通道展示大厅、中俄蒙口岸工作会晤室,以及电子口岸和“单一窗口”电子平台、通关监控指挥大厅,成为辐射公路口岸、铁路口岸、航空口岸的神经中枢。2017年7月10日,公路口岸货运通道南北大门建成启用,彻底改变了货车司机“一次通关四处跑”的状况,真正实现了“一站式”“三互”大通关。
随着公路口岸扩能升级工程全部完工,货运场区面貌焕然一新,公路口岸通关能力达到人员1000万人次,车辆100万辆次,货物1000万吨,铁路口岸的进出口换装能力达到7000万吨,为扩大对俄经贸、旅游、人文交流、民间交往筑起“高速路”。
口岸发展的步伐始终在时空的隧道里奋勇前行。满洲里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追高逐远,继往开来。市委书记陈立新、市长许爱莲接力领跑,驰而不息,在巩固与俄罗斯毗邻地区友好往来的基础上,以“内蒙古之窗”活动为契机,深入俄罗斯腹地,远赴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地,深化对俄交流合作,促进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理想照亮未来,事业成就辉煌。十九大吹响迈上新征程的进军号,满洲里口岸扬鞭催马再起程,满洲里口岸的建设者们遵循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部署,认清使命担当,找准自我定位,超前思考,统筹谋划。满洲里口岸把学习十九大精神落实为实际行动,抢抓机遇,奔赴巴彦淖尔推动东西口岸区域合作,结合两地各自优势,合力开行经满洲里口岸到俄罗斯的中欧班列,为巴彦淖尔农产品出口打通物流通道,把巴彦淖尔市场优势与满洲里口岸优势有效结合,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增砖添瓦。此外,满洲里口岸进一步深入企业调研,引导企业扩大进出口业务,与联检联运部门配合,推动俄罗斯农产品等新品类进口,扩大口岸货源;孜孜不倦地申报设立公路口岸进境免税店,为口岸经济增添活力;再接再励推进“南菜北运”专项工作,让海南特色果菜丰富俄罗斯人餐桌;卓有成效地推动中欧班列开行,支撑口岸进出口运量增长,使口岸呈现出新景象。 □郭子玲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