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阿拉善餐饮模式阿拉善盟

阿拉善日报 / / 2017-11-05 16:37
天冷不想出门,在家不愿做饭,加班没时间出去吃......这要是放在以前,遇到这些情况,大家多半得饿着肚子了。但如今,阿拉善人只要通过手机里的订餐软件,足不出户就能解决...

天冷不想出门,在家不愿做饭,加班没时间出去吃......这要是放在以前,遇到这些情况,大家多半得饿着肚子了。但如今,阿拉善人只要通过手机里的订餐软件,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吃饭问题。“互联网+”的外卖餐饮方式因方便快捷颇受阿拉善人追捧,它们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餐饮习惯和生活方式。

外卖渐成日需品

33岁的阿左旗人黄璐发现,结婚三年的他们,在家做饭的机会越来越少,叫外卖的次数反而多了起来。“一是因为工作忙,自己没时间买菜做饭;二是外卖确实方便,随叫随到,还送到家门口,价格也不贵。”黄璐说,周末,他们也会叫外卖请朋友来家里吃。不只是她,身边的人也隔三差五点外卖。

“我上班的地方离城区远,周围没有餐厅,中午也没法吃饭,不如叫一份外卖方便。”在北环路一家汽修店工作的刘双说。米饭、炒菜、凉皮、盖浇饭、麻辣烫……几乎没有叫不到的外卖。“点一份盖浇饭14元,如果点三份,加上送餐费、盒饭钱一共50元,如果能抢到8元红包,最后只花42元,价格不仅合算,而且比打车去店里吃方便多了。”刘双说,周围开店的朋友都在点外卖,既不耽误工作还能吃的相对好一点。

“对我来说,外卖真得解决了孩子的吃饭问题。”阿左旗某高中学生家长丁艳说,她经常加班,还要给孩子做饭,自己不仅累,孩子还经常没时间休息。现在有了外卖,只要一加班,她就早早把外卖点好,孩子不仅能吃上热饭,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中小餐厅生意火爆

外卖,除了方便忙碌的上班族、上学族外,也让中小餐厅老板们的腰包更鼓了。正值中午饭点,记者走访了几家口碑不错的中小餐馆,店内的客人并不多,相反,餐馆员工都在忙着装饭盒,一张桌子整整排了十几盒。

南环路一家小吃店的老板边忙打包边说:“自从巴彦浩特有了外卖小哥,我们的生意就更好了,每天点外卖的客人比来店里吃饭的还要多,外卖食品的月收入至少能上万!”另外,众一品、顺吉汉餐、袁记肉夹馍等多家餐厅的老板也都表示,外卖行业的兴起增加了他们的月收入。

记者了解到,巴彦浩特目前有两家在营业的外卖公司:掌上阿盟和美团外卖。掌上阿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巴彦浩特外卖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外卖行业迅速发展。“刚开业时,我们每天只有十几单,现在,每天平均有八百单业务。”记者从一名李姓外卖小哥口中得知,基本每天晚餐时,他都要送二三十单,最多的一天送了六十份,往往是刚送完这家,又急着奔赴下一家。

那么,外卖这么火,到底有多少商家进驻掌上阿盟和美团外卖呢?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每家外卖平台至少有百余商家可提供外卖食品。而截止到目前,全盟登记在册餐饮服务单位2888户,其中大、中型餐饮企业429户,小型餐饮单位2319户。

餐饮卫生仍是重中之重

外卖虽然好,但是餐饮卫生怎么保证呢?记者从阿拉善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我盟暂未收到外卖餐饮问题的投诉。

据悉,为确保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自2015年以来,阿拉善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和等级提升三年行动规划”,通过“寻找笑脸就餐”、明厨亮灶、示范创建、学校食堂电子监管及“4D管理模式”(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等措施和手段,为餐饮服务单位提档升级奠定了基础。目前,全盟量化等级为A级的餐饮单位236户,B级973户、C级1285户;明厨亮灶2393户,占总数的83%;已创建旗(区)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148家,盟级39家;22所学校、32所托幼机构食堂全部实现了电子远程监控;年内每个旗(区)将建成“4D管理模式”的餐饮单位1至2家。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盟的餐饮服务业规范水平逐年提高,消费者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满意逐年增强,基本实现了老百姓吃的满意、安全、放心。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