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左旗以“旅游+”促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阿拉善盟
流光溢彩的定远营古城夜景
速度赛驼
阿左旗凭借沙力搏尔摔跤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观赏色彩,成功入选内蒙古“体育名城名乡”。
近年来,阿左旗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不断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谋划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切实提升旅游营销水平,着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加强旅游监管力度,旅游业发展生机勃勃,旅游市场运行健康有序,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旅游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打响品牌,促进“旅游+”相融共进
“旅游+体育文化”
成功举办“大漠无界”阿拉善沙漠体育旅游产业高峰论坛、 2017达喀尔中国拉力赛、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阿拉善国际啤酒节、腾格里沙漠徒步挑战赛、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吉普贺兰山接力跑极限挑战赛、风筝文化旅游节等现代体验式品牌旅游活动,成为阿左旗旅游小高峰的动力引擎。开发推出贺兰山—腾格里沙漠绿洲原生态湖泊群(天鹅湖、阿格尔伊克尔湖、额肯伊克尔湖)、荒漠草原探秘(腾格里沙漠-夏日嘎庙-神石峡-月亮谷萨满湖-拜兴高勒-达里克庙-巴彦浩特)、驼盐古道(吉兰泰-200万亩原生梭梭林 -乌兰布和沙漠)3条个性化体验式旅游线路。
特别是2017 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系列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阿左旗旅游旺季的吸引力。本届阿拉善英雄会更是一届群星璀璨、异彩纷呈、安全环保的盛会,囊括了多项经典赛事和精彩主题活动,李晨、李亚鹏、谭维维、老狼、江一燕、郝云等大腕明星嘉宾助阵,更有个性、多元的“文化之花”绽放其中,让游客们在享受欢聚乐趣的同时也收获视听觉的极致体验。
如画的风景、厚重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色、多彩的风土人情已成为“苍天圣地阿拉善”对外开放、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更是“旅游+体育文化”的最大亮点。
“旅游+历史文化”
建成巴彦诺日公阿旺丹德尔文化广场,提升了苏木驻地文化品位和旅游服务功能。 以定远营历史演变和仓央嘉措等历史名人为主题,编纂并印刷出版《清代定远营》 《从布达拉宫到阿拉善广宗寺——一个真实的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与阿旺丹德尔:阿拉善两位历史名人》3本书籍。以仓央嘉措生前走过的6个地方为蓝本,修改《仓央嘉措的选择——十方圣地阿拉善》书稿。依托仓央嘉措生平事迹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完成《仓央嘉措漫画书》脚本编撰工作,成功举办超格图呼热苏木“追寻仓央嘉措影迹”主题文化系列活动,打响了阿左旗历史文化名人品牌。
“旅游+民族民俗文化”
在定远营古城成功举办冰雪文化年俗艺术节、满蒙和亲大典,迎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冬之灵韵-阿拉善摄影作品展”等展览。结合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举办特莫图草原那达慕、马莲花文化节、敖包祭祀等特色民俗活动; 第二届阿拉善国际(金腰带)沙力搏尔博克争霸赛在阿左旗盛大开幕,阿拉善民族文化演绎系列活动及大型马术情景剧“永远的成吉思汗”成功演出。积极创作了以《博克夏力宾》为代表的旅游演艺精品力作。木仁高勒阿拉善非物质 文化遗产演艺厅和定远营七彩广场已形成特色民族文艺演出常态化;着手打造阿拉善仿古地毯生产性传习所与阿拉善和硕特婚礼公园。不断扩大对沙画、马鬃绕线堆秀唐卡、皮画、骨(角)雕、仿古地毯等传统手工艺品从业者的扶持力度,在定远营古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有效促进了民族工艺美术体验旅游项目发展。以“苍天的驼羔”蒙语诗歌大赛、骆驼那达慕等活动为载体,打造了“阿拉善骆驼文化”品牌。
“旅游+”相融共进。成功打造的一系列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不仅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丰盛的旅游大餐,同时为展示阿左旗旅游文化资源、招商引资搭建了良好平台。
“旅游+奇石文化”
大力深化“中国观赏石之城”“中国珠宝玉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品牌宣传, 成功举办以阿拉善观赏石精品展、阿拉善玉雕作品展与“戈壁魂”观赏石优秀作品评选、 阿拉善玉“神驼奖”优秀作品评选等多项活动为内容的春、秋季阿拉善玉·观赏石博览会,吸引全国各地1400名参展商参加展览,博览会交易额达7000余万元。阿左旗连续举办12届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目前,已 形成大漠奇石产业园、石博园、牧民奇石广场和淘宝商城等13处大型奇石交易场所,全旗登记在册观赏石商铺达1800多家,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并有30余家宝玉石雕刻加工企业入驻阿左旗,辐射带动农牧民转产就业近万人。完成国家工商总局“阿拉善玉雕”地理标志认证工作, 奇石已经成为阿拉善的独特名片,奇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阿拉善对外开放的步伐。
加大力气, 盘活旅游资源方兴未艾
阿左旗立足实际下大力气健全体制机制。制定《阿左旗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在全域旅游发展进程中的职能职责;正在筹备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旅游警察、农牧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及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整合执法力量,加强旅游行业市场管理水平。将全域旅游示范区与“全国文明城市”等创建工作统一安排,统一部署,营造出全社会关注全域旅游、宣传全域旅游的氛围。围绕旅游业政策、理论和规划建设、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整合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旅游人才,筹建阿左旗全域旅游智库队伍,为全旗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智力支撑。
升级改造现有接待住宿环境,促进星级饭店数量增加和档次提升。巴彦浩特现有酒店、宾馆、招待所、民宿等住宿单位209家2.1万张床位,其中星级酒店6家,四星级2家(阿拉善宾馆、 阿拉善大酒店 ),三星级3家( 浦京大酒店、锦枫假日酒店、速8酒店),二星级1家(阳光生态园)。大力发展农牧区旅游景点,投资813万元,建成木仁高勒、查干布拉格、哈什哈等12个不同类型的旅游驿站,创建星级牧家游旅游接待户24家;重点开展“厕所革命”,投资890万元,在巴彦浩特新建16座、改造21座旅游厕所。
强化宣传, 提升阿左旗文化旅游知名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走出去勤“吆喝”,是 阿左旗加强宣传,与周边乃至全国各省旅游合作、吸引客源的营销之策, 助推了阿左旗旅游的快速发展。
在文化资源推介上,阿左旗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站、影视、报刊等文化媒介宣传优势,宣传报道阿左旗民间文艺特色、亮点及品牌项目,并作为阿左旗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逐步进入流通领域,努力把阿左旗文旅产业做大做强。与中国经济网、同程网、乐途网合作宣传阿左旗2017年春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特邀内蒙古旅游报对阿拉善英雄会期间阿左旗旅游工作亮点及成效进行全程报道宣传。配合湖南卫视《嘿!马上出发》节目组在阿左旗的全程录制工作,圆满完成英雄会阿左旗宣传报道工作。与天津航空签订合作协议,自6月14日开始在全国11个城市5架飞机投放枕片广告,为期8个月;在北京“自由天下”“自由自在”“甘肃民航”制作旅游专刊航空杂志,并投放到不同航班;与甘肃民航达成合作协议在飞机上制作飞机枕片投放阿左旗旅游宣传短片; 在阿拉善“圣地租车”旅游接待车上制作旅游枕套广告。举行西安电视台与阿左旗文化交流及旅游推介联盟启动仪式,借助大型栏目《丝绸之路大舞台》通过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示阿左旗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完成编排蒙古舞剧《跤王·夏力宾》;搜集阿拉善地区人文、景观图片视屏素材,制作《“苍天圣地·丝路驼乡”旅游宣传片》阿左旗旅游形象宣传片。与四川、陕西、宁夏、甘肃等省份毗邻城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成立旅游营销中心。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