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区以民为本开创信访工作新模式乌兰察布
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排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做好信访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集宁区委、政府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活动,将领导接访干部下访解决问题作为消化信访存量、减少信访增量的重要之策。领导干部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直面纠纷、化解矛盾,信访工作作风的转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接访畅渠道
近者悦,远者来。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使各级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听取民声,对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华街道办事处的石某,儿子被杀害,虽然凶手已被绳之于法,但是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由石某照顾和抚养,石某年龄较大经济收入微博,生活过的艰难,多次上访反映其儿子被杀害附带民事赔偿等问题。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工作开展后,集宁区委书记杨国文来到新华街道办事处,接见了石某,听取其诉求并详询了其他部门意见后,给予石某明确答复。当了解到石某家中的困难情况后,杨书记责成街道办事处要在生活上给予救助。最终石某签订承诺书,自愿息诉罢访,承诺今后不再上访。“杨书记接见我们,态度和蔼,人很亲切,为我的孙子和孙女都办理了低保,办事处和社区对我们很照顾,有什么好政策第一个会想到我们,过时过节都有慰问品。”石某眼含热泪地说道,“我们对于处理结果很满意,政府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上访了,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
大接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畅通了群众表达渠道,密切了干群关系。
新华街道办事处的盛世家园小区回迁户反映,该小区居民用电属于临时用电,电价以商业电价收取,住户用水按户进行均摊很不合理,院内没有硬化、无物业等问题。杨书记认真听取后,表示由开发商给居民硬化一条从大门外至单元门的出行道路,由办事处协商解决电梯开通、水电等问题。
目前,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已成为常态化工作机制,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主动走访、现场办公等方式,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广大群众最清楚、最直观地看到领导干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群众从认识领导到熟悉领导,从怀疑领导到感激领导,从缺少沟通到密切联系,从不理解、不配合到理解、谅解,多了一份温情、少了一份积怨,为营造和谐信访环境创造了积极条件。
干部下访化积案
集宁区作为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征地拆迁、城镇建设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有的长期得不到解决形成历史积案,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军警馨苑小区于2008年下半年动工拆迁,至今未开工建设,造成292户居民回迁难、住房难,对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工作开展以来,针对军警馨苑小区居民回迁安置问题成立了领导包案小组并对回迁居民情况进行摸底,制订了异地房屋置换解决方案,提供塞上江南、天翔苑等安置房源小区9处、房屋366套。
对于溪林湾、恒大小区居民反映回迁慢的问题,杨国文书记指出,这是集宁区的共性问题,今年将重点解决,对于拆迁后已开工建设的将通过政府注资、企业以资产抵押的方式加快“半拉子”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尽快交付使用;未开工的通过异地回迁进行安置,彻底解决回迁难的问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群众路线一直是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奋进的法宝。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正是践行了这一路线,不仅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改善了民生,化解了民忧,而且使之真正成为领导干部高度关注民生、解决群众疾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平台。
完善政策促和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的深入开展,解决了大量群众平时难以解决的疑难信访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4月10日,集宁区区长付海青深入前进路街道办事处进行接访。福安苑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内有一个废弃锅炉烟囱严重倾斜,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付区长了解后,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实地进行察看,并责成住建局、环保局、办事处对烟囱进行拆除,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这个烟囱正对着我家窗户,每天看着“它心都在揪着,就怕它那天突然就倒塌了,现在拆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家住福安苑小区的居民说。
今年,集宁区委、政府印发了《集宁区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实施方案》,开启了信访部门坐等群众上访变为党政领导干部主动下访这一信访工作新模式。党政主要领导轮流到乡镇、办事处公开接访,其他班子成员深入所包联共建的乡镇、街道进行接访,并视情况需要到村(社区)或上门接访。接访时间统一安排在双休日上午。区党政主要领导每月接访不少于1次,其他党政领导干部每月接访不少于2次。在接访前,乡镇、街道办事处和信访部门负责联系来访群众,确定接访时间、地点和接访事项,安排接访领导,做好接访记录和向社会公布下基层接访领导的姓名、接访地点、接访时间和接访人名单等信息。接访过程中要做到“三到位一处理”,即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对于群众诉求能现场解决的要现场给予答复,并明确解决时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对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研究的,要明确答复时间和具体责任人,确保按时答复,明确联络人做好对群众的联系沟通解释工作。
督导检查促落实
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推动“事要解决”、为群众排忧解难,必须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为此,集宁区成立了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工作领导小组,将下基层接访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及责任部门领导班子的年终实绩考核。对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乱作为、效能低下,严重影响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将信访工作关口前移,确保大量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矛盾不上交。推动督查重点由“事后督查”向“事前督查”转变,实现了各级信访工作力量向督查倾斜、督查重心向基层下沉,盯住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抓落实。通过面上督导、重点督导和驻点督导等方式推动工作落实。
下基层接访活动开展以来,党政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125批次,其中党政主要领导下访57批次,其他领导接待68批次,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心中的怨气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集宁区通过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许多信访问题和隐患在基层、属地得到妥善化解和解决,防止了矛盾累积,减少了上行压力,疏导了群众情绪,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为集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