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润别立镇:让农畜产业循环圈转出“真金白银”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双丰农畜产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收割杨树彬种植的青贮玉米。 闫琛琛摄
近年来,阿左旗巴润别立镇围绕耕地基础,大力扶持引进养殖企业,建立起“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以养带种、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产业模式,让种养双方成为紧密的利益联接共同体,使农畜产业连成的“循环圈”活起来、转起来,转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我种的150亩青贮玉米现在正在收割,今年收益还不错,我比较满意。”让阿左旗巴润别立镇图日根嘎查种植户杨树彬满意的不只是自家青贮玉米的丰收,更多的是他今年不用再为雇人收割玉米、跑市场联系买家而着急上火。“往年每到收割青贮玉米的时候就犯愁,自己找工人不说,还得跑市场联系收购的人,特别麻烦,但今年就省心了,当地企业上门‘一条龙’服务全部打包,价格也很合理,我们农民不吃亏。”杨树彬笑着说。
今年,阿拉善盟双丰农畜产品有限公司在巴润别立镇建设了大型肉牛养殖场,随之,青贮玉米需求量大幅增加。“当初我们在巴润别立镇建场主要就是考虑到这里青贮玉米种植量较大,成本相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双丰农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俊本告诉记者,公司在收购青贮玉米时农户几乎什么都不用管,不仅免费收割还按照市场价收购,农户就等着过磅后收钱就可以了,一亩地给农户节省了80多元的收割、运输费用。
目前,杨俊本经营的养殖场已经购进3000多头肉牛,日消耗青贮玉米达4.2吨,他告诉记者,就近购进饲料不光降低了时间、运输成本,而且喂养新鲜饲料能够增加肉牛体重,且肉质较好,符合中高端市场要求。
据了解,巴润别立镇目前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约1万亩,年产青贮4万吨。当地政府根据种植结构特点,因势利导,引进大型肉牛、肉羊养殖企业,就地消化青贮玉米,从而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循环产业链。
下一步,双丰农畜产品有限公司还将继续购进肉牛,形成存栏5000头、出栏5000头的规模,同时带动青贮玉米、优质牧草种植1000亩,届时将产生有机肥2400吨,可用于发展优质绿色农业,让农畜产业“循环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据测算,仅杨俊本经营的养殖场就可以带动饲草种植户户均增收6000元。
“巴润别立镇围绕9万亩耕地的发展基础和潜力,深挖农业附加值,大力扶持已经引进的肉牛、肉羊养殖企业,打造高标准示范养殖区。”阿左旗巴润别立镇挂职副镇长任酒仟告诉记者,青贮玉米饲喂牛羊,有机肥料还田增加土地肥力,养殖企业减少运输成本,种植户降低种植成本,这种以养带种、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产业模式将辐射带动周边农牧户增收,形成种养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循环产业链。记者闫琛琛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