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中华诗词村”农牧民吟诗咏词乌兰察布

/ / 2017-09-25 09:51
“晴空万里秋草黄,诗词新村怡墨香”“千锤百炼精华语、妙得诗文献新村”……9月23日,首个中华诗词村一一察右前旗玫瑰营镇王贵沟村古风雅韵、诗意飘飘,来自玫瑰营镇不同...

“晴空万里秋草黄,诗词新村怡墨香”“千锤百炼精华语、妙得诗文献新村”……9月23日,首个中华诗词村一一察右前旗玫瑰营镇王贵沟村古风雅韵、诗意飘飘,来自玫瑰营镇不同年龄段的26组农牧民登台献艺吟咏诗文,或是历史名家的经典诗歌、或是内蒙古当代名家的诗词大作、或是当地农牧民的自创诗词,表达他们对诗词浓郁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展现了诗词村浓厚的文化氛围。

农牧民诗词吟咏大赛现场

本次活动是为庆祝“中华诗词村”王贵沟村命名一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农牧民诗词吟咏大赛,大赛共有26组农牧民选手参赛,设置了老中青家庭少儿5个参赛组别,选手大都是玫瑰营镇各村的村民,老年组老当益壮、气势尤劲,青年组活力迸发、气势昂扬,少年组朝气蓬勃、活泼向上,他们没有华丽的参赛服饰,素布简装,许多选手甚至素面朝天,没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却饱含深情、高吟浅诵,尽管外表平凡,却在舞台上大放光彩。用真情歌咏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表达对国家改革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赞美。

台下热情的观众

活动期间,一首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展现了乐观的革命精神,使现场观众顿时精神提振,一首李白的《将进酒》节奏紧凑韵律激进,让人通感欢畅,特别是老年组选手于冀永明的一首自创诗文《我们这一代》,讲述了老一辈农民经历的历史岁月和时代变迁,抒发了新时代发展变革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老人对美好生活的赞叹,更是引发现场全体观众的一致共鸣。老人在赛后感叹,党的领导好,国家富强了,我们老农民也要发出赞美声音。

诵读经典,感悟诗意。此次活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了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的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也激发了群众吟诗作賦的兴趣,为王贵沟村营造诗词氛围、为乌兰察布市下一步全面开展诗词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皇甫美鲜)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