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旧风 易陋俗 换新貌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7-09-07 14:38
不久前,科左后旗查日苏镇浑特嘎查的村部广场上聚满了来自四邻八乡的村民,他们正在参与着一场特殊的承诺仪式。村干部和村民们纷纷拿起笔在《移风易俗承诺书》上签下名字,

 

千人签字承诺仪式。

“移风易俗我们在行动”活动现场。

“道德模范好媳妇”获得表彰。

为道德模范颁奖。

不久前,科左后旗查日苏镇浑特嘎查的村部广场上聚满了来自四邻八乡的村民,他们正在参与着一场特殊的承诺仪式。村干部和村民们纷纷拿起笔在《移风易俗承诺书》上签下名字,许下“宴席简办、不收礼金”的承诺。活动现场上,浑特嘎查党支部书记谢建华感慨道 :“近些年咱们农村收入是增加了不少,可是各种宴请实在太多了,随礼钱得占年收入一半以上,大伙都争相办席导致了恶性循环,殊不知这样造成了多大的浪费!”

该嘎查贫困户马占良就是这种陋习的受害者,前些年老父亲患上癌症,为了给父亲治病从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元的外债,一直没还上,原本一年经济收入就只有两万多元的家庭,再加上各种名目的随礼钱,更加重了负担。说起随礼钱马占良显得有点激动:“大家都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不随礼吧,说不过去;随礼吧,真是随不起了。这几年收成不好,随礼就占去很大一部分,如果村上以后升学宴等少办点,能省下不少钱,再加上政府的帮扶,我就能早点脱贫了。”近年来,农村办升学宴、生日宴、乔迁宴等铺张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讲排场比阔气的陋习逐渐抬头,加重了村民的经济负担,这样的“面子工程”对贫困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且严重阻碍他们的脱贫路。

查日苏镇是后旗今年推进移风易俗活动的典型乡镇,镇党委书记布仁吉力根介绍说:“我们把推进移风易俗和脱贫攻坚有效结合,积极通过广场舞队等民间自发性艺术组织、各嘎查微信群、嘎查茶话会等为载体,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并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签约承诺、定期评比等一系列活动,用百姓身边典型的榜样力量引导群众。就浑特嘎查以前乱摆宴席铺张浪费这一块,每户平均年支出一万六七千元,经过移风易俗的持续深入,农牧民思想意识提高上去了,全镇大约省下近2000万元,这也助力了脱贫攻坚。”

该镇党委深刻认识到移风易俗开展的重要性,不单是针对乱摆宴席铺张浪费现象,还聚力向封建迷信、乱扔垃圾、赌博、不赡养老人等乡风文明“痛点”集中开展“宣战”,树文明乡风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以“群众评、乡贤论、榜上亮”为主要方法的道德评议活动,设立耻辱榜、进步榜、光荣榜,让不文明现象曝光,并专门设立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资金,定期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先进家庭和好人好事。“我明显感觉到我们嘎查乱摆宴席铺张浪费的现象变少了。”说起浑特嘎查的变化村民马玉和说道,“就像一下从人情债中解放了一样,反正村民们都签字承诺了,我们得说话算话,说到做到。”像马玉和一样的大多数,村民也都表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后旗结合脱贫攻坚工程,重点在农村牧区实施“移风易俗”改革,减少减轻农牧民人情消费。将该旗查日苏镇浑特嘎查作为示范村,开展“移风易俗,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村民承诺签名、组建红白理事会、评选移风易俗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公益之星、模范党员等载体,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村风民风明显好转,有效遏制大操大办等恶俗。在示范村开展签名承诺仪式暨全旗活动启动式上,全旗各苏木镇场副书记、宣传委员也都到场观摩了活动。此项活动既得到农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又破解了“移风易俗”改革难题,该嘎查被通辽市文明办确定为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示范点”。

移风易俗工作不是一时兴起,也不能一蹴而就。该旗从2014年起在农村牧区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大行动,解决各地存在的打牌赌博风、大操大办风、封建迷信风、薄养厚葬风、家族宗派风等问题,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升农村牧区社会文明程度。设计制作“反五风”宣传展板和海报,组织“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文艺团体巡演活动,通过创编接地气的文艺节目,加强宣传。2015年,又在全旗开展“十进农家·圆梦行动”主题活动,分别从“民生工程进农家,圆幸福梦”“政策理论进农家,圆发展梦”“医疗服务进农家,圆健康梦”“科技培训进农家,圆创业梦”“精准扶贫进农家,圆致富梦”“法律宣传进农家,圆平安梦”“志愿服务进农家,圆家庭梦”“群众文化进农家,圆欢乐梦”“文明新风进农家,圆和谐梦”“清洁行动进农家,圆宜居梦”等方面入手,整合全旗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发展,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此项活动覆盖全旗19个苏木镇场、283个嘎查村(分场),惠及30余万农牧民,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创新工作案例。2016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该旗开展了以“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美丽庭院、最美村庄、最美志愿团队和卫生示范街”为主要内容的“五美一示范”评选创建活动,宣传普及健康文明新生活理念,引导贫困地区群众摒弃陋俗陋习,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培育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全旗有79个嘎查村被评为市级文明嘎查村、18个嘎查村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嘎查村。该旗文明办主任綦智慧说:“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形成节约光荣、铺张可耻的良好风尚,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才能把全旗的新风正气树起来,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助推脱贫攻坚工程。”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