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旗:“党建+”工作模式让蓝图变实景通辽

/ / 2017-08-25 13:13
旗卫计系统党员义诊小分队深入贫困村对建档立卡户开展免费送医活动。    究竟什么是“党建+”工作模式,让大家如此交口称赞?记者在通辽市库伦旗采访时,

旗农牧业局农业党支部技术员深入绿洲脱水蔬菜基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杏树洼村党支部网格员正在调解土地纠纷。

六家子镇达林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孙长伟在药材基地检查板蓝根的生长情况。

旗卫计系统党员义诊小分队深入贫困村对建档立卡户开展免费送医活动。    究竟什么是“党建+”工作模式,让大家如此交口称赞?记者在通辽市库伦旗采访时,“党建+”这个新名词在党员干部和群众口中频频被提及。

  “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就是要把党的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库伦旗委书记门德白乙拉说。

“党建+”走进百姓家

“额大爷,你这血压太高了,这两天是不是累着了?”

“嗯呐,在家里干了点活,又喝了点酒。”

“额大爷,血压这么高,酒千万别喝了,我给你开点降压药,你去药房免费领取,记得每天都要吃呀!”

“太谢谢了!太周到了!”

8月21日,库伦镇元宝山村卫生室挤满了村民,库伦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再次来到了村里为村民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这是我们卫计系统推行的‘党建+健康库伦’工作中的一项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不定期开展‘进农村,送温暖;进社区,送服务;进企业,送政策’的‘三进三送’活动。目前已经为5000余人次开展了免费义诊,让利群众30余万元,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随行的旗卫计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离开元宝山村,记者来到了六家子镇达林稿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孙长伟正在药材基地检查板蓝根的生长情况。

“现在贫困户最关心的就是怎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稳定脱贫增收致富!这也是我们村党支部努力的方向。”孙长伟说,达林稿村党支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党建+合作社+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党员带头,引领贫困户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种植经营,以土地分红和收益分红的方式来发展中药材产业。

“看到我们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带头种植药材,村民就觉得心里有底儿。”孙长伟说。目前,村里的10名党员、5户贫困户、5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种植板蓝根2000亩、菟丝子700亩,预计亩收入可达1000元。

“党建+”是行动先导

2016年7月,在库伦旗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旗委书记门德白乙拉提出了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强化“大党建”意识,坚持“统筹抓”理念,把党建工作同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协调推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基本职能渗透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各项任务的完成都有党员的身影和奉献,把党建工作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

“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新理念,让全旗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躬耕不辍种好‘责任田’,敢抓敢管坚守‘主阵地’,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门德白乙拉介绍。

思路决定出路。为将思路转化为实际行动,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调研,周密完善,今年年初,库伦旗出台了《“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党建+系统工程”,由旗委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指导,各级党组织负责实施。

采取“1+9+N”工作模式,全面推行“党建+”工作,“1”即党建;“9”即“党建+工业经济、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脱贫攻坚、依法治旗、科教兴旗、民生保障、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9项重点任务;“N”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亮点工作、创新工作。

方案出台后,库伦旗各基层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体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按照“1+9+N”的模式,跳出党建抓党建,融入中心抓党建、创新理念抓党建,对方案中涉及的共性内容、亮点工作和创新工作,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党建+”用效果说话

“‘党建+’工作必须要见人、见事、见成效。”门德白乙拉充满信心。

如今,《“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已经半年,在荞麦花开的季节,“党建+”工作模式已经渗透到全旗的各个领域,处处都涌动着党建引领发展的热潮。无论在农村,在社区,在企业,还是在贫困村、贫困户家中,到处活跃着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一个夏日的午后,在库伦旗三家子镇三家子村一处院落里,一位老人拉着国网库伦旗供电公司运维检修中心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的手,眼含热泪深情的吟唱着。

老人叫梁秀英,是村里的五保户。老人和服务队结缘是在年初的一个平凡的工作日,服务队队员们结束了检修工作,听说附近有个独居的老奶奶,生活不便,就决定顺路去看看。这一顺路,就顺出了一段故事。打那以后,服务队经常“顺路”到梁奶奶家,挑水、买菜、劈柴……梁奶奶从此再也没自己交过一分钱的电费。

“他们就像我的家人,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帮我照应着,我给他们东西也不要,我只能用歌声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了。”梁秀英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

这只是运维检修中心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党建+服务三农”工作的缩影。采访中,记者记下了这样一组数据:每天29个工单,一个月就是近900个,其中7成以上都是表计以下的服务:客户的灯坏了,五保户的家电出故障了……这些琐事只要工单到了,服务队队员们就立刻出发,哪怕表计以下的故障不是服务队的工作范畴,但是服务队只要去了,该解决的问题照样帮忙解决。为此,服务队专门设置了便民服务柜,备好节能灯、开关等小设备,无偿提供给用电困难的客户。

年初以来,运维检修中心共产党员服务队“党建+服务三农”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样,六家子镇杏树洼村开展的“党建+社会稳定”工作也是效果凸显。

“这回满意了!我们两家再也不为土地的事儿吵架了。”

“是啊!真是谢谢村网格员的帮助协调,彻底解决了困扰我们两家很久的土地纠纷!”

在杏树洼村南侧的地头上,曾经因为土地纠纷矛盾不断的刘宪景和陈会终于握手言和了。

几年来,刘宪景和陈会两家因为耕地、林地边界不清发生了多次争吵。村里多次调解都没有效果。今年,两家再次发生冲突,就在两家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时候,村里的网格员黄波发现两家的矛盾并及时上报到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协调两个相关村主要领导和镇司法所、土地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及时赶到现场,经过查找台账、实地丈量和有理有据的劝说,两家最终同意各退让一步,握手言和。

“我们村以前在综合治理、社会稳定方面一直不理想,像这样的问题时有发生。现在好了,通过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我们村现在是远近闻名的和谐村了。村党支部也由原来的4颗星、三类党支部,晋升为现在的9颗星、一类党支部了。”村党支部书记马九玲向记者介绍。杏树洼村以“党建+社会稳定”为统领,在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网格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有调解能力的党员安放在网格上,把有能力的网格员发展为重点培养对象,经过党组织有意识的带动和培养,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发挥,服务路径不断拓宽,党组织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和带动能力得到提升。

一件件鲜活的事例彰显着“党建+”工作模式给库伦旗经济社会带来的可喜变化;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记录着“党建+”工作模式给库伦旗经济社会带来的骄人业绩。

库伦旗农牧系统立足实际,围绕“党建+现代农牧业”这一主攻方向工作,全面推广“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协会+龙头企业+养殖户”“党组织+合作社+养殖户”等模式,发展集中连片荞麦核心种植区10万亩,辐射带动全旗荞麦常年种植面积32万亩;引进基础母牛1万头,培育基础母牛标准化养殖示范村10个,引进基础母驴1万头。

库伦旗卫计系统制定了“党建+健康库伦”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名企、名院、名医、名药、名业蒙中医药产业“五名”工程。目前,蒙医院PCR实验室开工建设,6个苏木乡镇卫生院蒙中医馆基本建成,新建了国家级名蒙医工作室1个、市级名蒙医工作室3个、旗级名蒙医工作室4个。开展了家庭病房、健康体检、签约管理、治未病“四服务”活动,开展家庭病床373张,服务56人次;为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体检8359人次,查病3735例;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管理和签约服务12500人次;开展治未病服务1138人次。

库伦旗住建系统大力推进“党建+绿色宜居城市”工作模式。实施3处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涉及改造户222户,房屋改造面积约2.3万平方米;制定和完善城市供水、供热、排水管网规划,对现有市政供水、供热、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改造供水管网11.6公里,新建雨水管网4.3公里;在镇区新建标准水冲式公厕24座,每万人拥有公厕达到4座;对镇区31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改造面积1.2万平方米,把镇区内41栋单位楼纳入外墙保温改造范围,改造面积12.5万平方米,实现外墙保温全覆盖;完成镇区小街小巷改造90余条,实现小街小巷全硬化。

六家子镇力促党建“1+9+N”工作模式快速落地生根,见到实效,结合全镇工作重点、发展需要,在“加N”上找准党建与重点工作的衔接点、结合点、落脚点,实施“党组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来完善扶贫体系,构建扶贫模式,探索群众增收新路径;实施“党组织+社会综合治理”的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一方平安和谐;实施“党组织+合作社+党员示范户+贫困户”模式促结构调整多点开花,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实施“党建+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拉长畜牧业产业链条。

“党建+”,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让党旗在库伦大地飘扬,无论哪里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强大力量,让一个个蓝图变成了实景。( 牧人 景洋)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