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花房”演绎城管摊贩一家亲通辽
近日,路过滨河大街与永安路交叉口的市民会发现,交叉口路东原来的卖花摊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整洁明亮的玻璃房。房门上的“爱心花房”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花房的主人是70岁的老人许丹枫。老人用瘦小的身形和缓慢的脚步,仿佛写就了一本沧桑困苦的生活史。老伴和儿子在前些年相继因病去世,现相依为命的女儿也身患白血病。为了帮丈夫儿女治病,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欠下了巨额债务,生活异常艰难。如今,女儿的命也全靠许老太在路口的卖花摊勉强维持。
许丹枫老人与城管执法人员合影。
“创城”期间,科尔沁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曾多次与许丹枫碰面。与老人多聊了几句后,执法人员才了解了老人的生活困境。一时间,执法人员对老人的遭遇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可是,在“创城”期间,老人的卖花摊点已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市场秩序;而如果不让老人摆摊,那就等于要断了老人唯一的生活来源啊!一边是铁一般的工作纪律和执法要求,一边是从心底升腾起的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为了能更好地解决老人的生计问题,同时又不妨碍“创城”总要求的贯彻落实,执法人员夹在矛盾中间苦苦思索了很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科区城管大队领导班子针对老人的情况开展了深入详细的调查和讨论。经过几番研究商讨,最终,城管大队党总支提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妙计”:由党总支党员代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许老太搭建一所“爱心花房”,这样既不影响市容市貌,又能让老人继续维持生计。
说干就干。7月22日,科区城管监察大队大队长奚勇及大队部分党员一行人来到了许丹枫经营的卖花摊,代表大队给老人送去最暖心的慰问。党员们希望能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让老人继续笑对生活,从而让老人切身感受到党的亲切关怀。从老人处核实好情况后,大队领导又第一时间向科区主管领导请示,得到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随后,大队按计划申请并启动专项资金4万余元,着手安装花房。为保证质量,这座爱心花房采用钢构房结构,房体采用白钢建材,三面安装了防盗卷帘门,城管大队又与辖区街道取得联系,为花房接上了电。经过了辖区城管队员近一周时间的努力,爱心花房迅速建成。7月29日那天,许丹枫老人终于如愿以偿地把她心爱的花悉数搬进了这个温馨的“新家”。从此,老人有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正规经营场所来卖花,再也不用承受日晒雨淋,担心影响市容市貌了。
搬进花房的那天,许老太眼里泛起了泪花:“执法队员平时就对我都很照顾,自从有了这个花房,我就再不会那么辛苦了!”附近的一位市民老大姨,看到执法大队党员送来的爱心花房,高兴地告诉执法人员说:“许丹枫的情况太特殊了,为了让女儿活下去,她在卖花的时候吃了不少的苦。现在有了党的关怀和你们的帮助,她可以继续安心卖花了,她的女儿也有救了!”
爱心花房虽小,却支撑着许丹枫和患病女儿的生活希望。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点滴善心聚成大爱。在此,科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也向我市全体爱花人士发出邀请:欢迎您来到位于滨河大街与永安路交叉口路东的“爱心花房”买花献爱心。城市如花,大爱无价。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献出一份爱,把城市家园装扮得更美丽,让人间真情在科尔沁大地上涌动。(记者李睿红)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