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的神韵飞腾在千里草原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日报 / / 2017-08-07 17:23
车窗外是广袤无垠的草原,掠过吃草的牛羊和远处的牧人,我们沿着一条草原自然车道,来到了距中蒙边境50多公里的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青格力宝拉格嘎查呼格吉勒图家。刚把马...

车窗外是广袤无垠的草原,掠过吃草的牛羊和远处的牧人,我们沿着一条草原自然车道,来到了距中蒙边境50多公里的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青格力宝拉格嘎查呼格吉勒图家。刚把马群放到草场归来的男主人在门口等着我们,热情的女主人备好奶茶邀大家进屋。屋内窗明几净,绣有两匹骏马的大幅挂毯在墙上格外显眼,各类与黑马有关的奖项奖杯、木雕画及合影摆放在橱柜上,十余枚奖牌证明,呼格吉勒图是个不错的育马手。

青格力宝拉格嘎查是著名的僧僧泉阿巴嘎黑马聚集地。阿巴嘎黑马,原名僧僧黑马,与内蒙古铁蹄马、鄂尔多斯乌审马、乌珠穆沁马并称内蒙古4大名马。2009年,“僧僧黑马”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志》,并更名为“阿巴嘎黑马”。

4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远近闻名的黑马养殖专业户,从祖辈开始,他家就一直培育黑马,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成为阿巴嘎黑马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关于阿巴嘎黑马,呼格吉勒图向我们讲述了儿时父亲给他讲的一个传奇故事。相传,戎马一生的别力古台非常喜爱当时分布在色楞格河流域的纯黑色马,在担任蒙古汗国战马的大臣以后,他便在自己的领地大量选育、牧养黑色马匹。其中,青格力宝拉格的黑马数量众多、质量上乘,并因当地的“僧僧宝力格”(泉水名)而得名“僧僧黑马”。

故事在草原流传,小小少年也在马背上长大成人。呼格吉勒图成家时,父母送给他22匹黑马鼓励他发展马产业。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经验加之勤奋努力,呼格吉勒图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马群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最高时达到了200多匹。随着国家和地方不断重视发展马文化和马产业,以马文化为主题的各项赛事和“哈日阿都”文化节开始在阿巴嘎旗兴盛起来。在旗里举办的大型节庆活动上,他家的马都在黑马方队的之列,并多次在黑马选美、比赛中拿奖。2015年,呼格吉勒图还带着他的黑马去呼和浩特参加了中国国际马产业博览会,受到多地客商青睐。

呼格吉勒图的黑马让他引以为荣,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14年,呼格吉勒图开始在旗里经营一家销售马奶的门面,他说:“前两年雨水足草场长势好,对养马比较有利,马奶的产量也高,每年光马奶收入就有20万元。”去年以来,呼格吉勒图以每匹10000元的价格卖出了50匹基础母马,收入50万元。对于爱马的呼格吉勒图而言,自己培育的黑马被外地客商选去当赛马让他很有成就感,“阿巴嘎黑马性情温和、英勇无畏,让更多的人认识阿巴嘎黑马、了解黑马文化,这会让我培育的黑马更有意义。”去年,呼格吉勒图以每匹20000元的价格卖出了数十匹赛马。

今年,呼格吉勒图培育了100匹黑马。由于今年雨水少,呼格吉勒图家的草场比较干旱,加上草料成本大,这为他培育马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打算出售一部分黑马,开始养牛,“这么多年,我一直养马,对养牛没有经验,但养牛节省人力物力,各项补贴也多,所以先养牛。”呼格吉勒图坦言,卖马是权衡自然条件和生产成本后做出的妥协,养牛只是暂时的计划,培育阿巴嘎黑马才是他一直要坚持下去的事业。

马群就在距呼格吉勒图家2000米以外的草地上,他要带我们去看看他的黑马。行进中,天上的云层愈发的厚,一场大雨即将滋润干渴的草原。远远地望去,马儿黝黑的毛色格外醒目,它们在闲适地吃着青草,一幅和谐安逸的画面。

谈到自己的马儿,爱马的呼格吉勒图眉眼中笑意满满,“尽管今年因为自然等因素不会重点养马,但光景总会好的,从祖辈上延续下来的培育阿巴嘎黑马、传播黑马文化的职责,我会一直传承下去。”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在他看来,他的一生都是与阿巴嘎黑马紧紧连在一起的。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