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位爱心人士齐聚库伦旗开展教育扶贫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7-07-28 16:50
弘扬行知文化,践行教育扶贫。2017年7月25日上午,来自全国十二个省区市的教育专家、学者等60多位爱心人士,齐聚库伦旗开展“弘扬行知文化 践行教育扶贫——2017年全国陶行...

认真聆听。本报记者郝曦辉 摄

与会学陶专家在论坛上介绍经验。郭占文 摄

嘉宾向旗委、旗政府赠锦旗。郭占文 摄

揭幕仪式。本报记者郝曦辉 摄

结对帮扶。郭占文 摄

汤翠英教授在论坛上演讲。郭占文 摄

弘扬行知文化,践行教育扶贫。2017年7月25日上午,来自全国十二个省区市的教育专家、学者等60多位爱心人士,齐聚库伦旗开展“弘扬行知文化 践行教育扶贫——2017年全国陶行知平民教育论坛”活动,以此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赴内蒙古推广平民教育93周年暨陶行知诞辰126周年。

扶贫贵在扶智,发展教育先行。2017年5月,通辽社会扶贫促进会与国家贫困旗库伦旗取得联系,决定与中国陶行知教育研究会联合开展教育扶贫活动。

82岁高龄的中国陶行知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团长汤翠英,是中国第一座陶行知纪念馆——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纪念馆首任馆长,38年来,她坚持不懈为普及弘扬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思想,在全国曾举办了100多期培训班。闻知在国家贫困旗县要搞一场陶行知铜像捐赠活动,她非常高兴,决定把陶行知平民教育论坛和铜像捐赠活动同时进行,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让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再次走进内蒙古。

爱满天下,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60多位陶行知教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积极响应,奔赴库伦旗,参加“弘扬行知文化 践行教育扶贫——2017年全国陶行知平民教育论坛”活动,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播撒在库伦大地,让行知平民教育发扬光大。

1924年,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的情怀,用“开辟”和“创新”精神,走进内蒙古大草原,播撒平民教育的种子。当时的内蒙古地域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他冒着严寒,走进牧民家中,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经过调研走访,身为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内蒙古的发展要开辟两条路,一条是道路交通,内蒙古资源丰富,只有打开封闭的道路,让交通四通八达,物质才能得到流通,内蒙古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另一条是精神交通,即开展扫盲运动普及大众教育,内蒙古各地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注重蒙古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实现蒙汉双语教学,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使全民素质得到提升。

在陶行知平民教育论坛会上,库伦旗主要领导向大家介绍了库伦旗的基本情况。中国陶行知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团长汤翠英向大家普及了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思想,以及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纷纷踊跃发言,以切身体会畅谈陶行知教育理念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浙江省平湖市行知中学校长丁仿明,把“求真”当成自己的人生坐标,扎根基层一线,普及真善美教育,让中国梦深入师生心中。学陶师陶,重在行动。安徽省芜湖市翰文学校的青年女教师朱冬梅,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创建了“行知实验班”,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参加论坛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与库伦旗几所学校对口结对帮扶,这对库伦旗今后的教育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库伦旗委、旗政府,通辽社会扶贫促进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以及捐赠方代表,相互赠送牌匾和证书,汤翠英团长还向库伦旗委、旗政府和通辽社会扶贫促进会捐赠了书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向库伦旗委、旗政府赠送锦旗:“千里传友情 万里学行知”。会后,大家一同参观了库伦三大寺和库伦旗安代艺术博物馆,并于当晚观看了库伦旗乌兰牧骑的精彩演出,演职人员以独特的民族神韵、激情的安代歌舞,表达了对陶行知先生的敬仰,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捐赠陶行知铜像仪式。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