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辛勤创业 成功后惠及他人赤峰

/ / 2017-07-28 16:50
自己经历过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磨难,她对家庭不幸的孩子更加同情。她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凝聚人间大爱,尽自己所能在物质上帮助他们、在精神上鼓励他们。她就是困境中创业的单身...

自己经历过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磨难,她对家庭不幸的孩子更加同情。她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凝聚人间大爱,尽自己所能在物质上帮助他们、在精神上鼓励他们。她就是困境中创业的单身妈妈,事业有成后倾情回报社会的王福芹。在短短5年时间内,她出资10万余元参与公益事业,资助了54名家庭困难的学生。

王福芹的不幸始于她丈夫患上重病。为挽救丈夫的生命,王福芹卖掉了家里的楼房,又四处求借20多万元,带丈夫去北京等地求医。虽然救命心切,但仍未能留住丈夫的性命。丈夫去世一个月后,他们的小儿子出生。

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王福芹毫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面对生活的磨难。小儿子出生三天后,她把年迈的母亲接到家里帮忙。随后,她去木板厂打工。在与母亲悉心照料两个孩子生活的同时,她一边打工,一边精心紧盯两个儿子的教育。一家四口人,全靠她每月千余元工资维持生计。看到王福芹在教育孩子身上特别投入,出于对王福芹的信任,有熟人将孩子托她照顾:管吃住;负责辅导孩子作业。没想到,这一意外帮忙之举让她从中看到了创业的商机:她决定创办课外辅导班。

由于口碑好,短短几年时间,王福芹的课外辅导班规模迅速扩大,招生人数由最初的四五十人到如今的350人,扩大了六七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终有回报。如今,王福芹早已还清了丈夫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外债;她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成家立业;小儿子积极上进,成绩优异,“在教育孩子上的成功是我最大的欣慰!”王福芹说。

自己的生活困境得到改变后,王福芹不忘回报社会。王福芹的慈善之举始于2012年。生活有所起色的王福芹回敖汉旗的娘家办事儿时,听说了一对姐妹的不幸遭遇。这对姐妹父母因故双亡,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面临陷入失学的窘境。听闻这对姐妹的经历,王福芹当时眼流泪心发酸,她决定帮这对姐妹完成学业:“我每年资助每人800元,直到孩子毕业!”后来,这对姐妹在她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每到寒暑假期,姐妹俩不忘来看望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王妈妈”。

像这对姐妹一样,得到王福芹资助的家庭困难孩子还有很多。如今,在她家,还有一位和她小儿子一样待遇的特殊家庭成员——失去父母的小军(化名)。2014年七八月份,王福芹到元宝山区五家镇进行学生家访时听到小军的不幸遭遇:小军的父母在外出打工时,因煤气中毒同时去世。小军与年迈且多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感觉这孩子特别可怜!”王福芹决定帮助这个孩子:接到家中管孩子免费吃住,让他和自己小儿子一样生活。谁想在去年9月份,小军小学升初中要入学时遇到了麻烦事儿:孩子由于户籍问题,不能在王福芹家附近的那所中学就近入学。为此,王福芹费尽周折,辗转多次,终于求得教育部门负责人的理解,最后,小军与她小儿子一样就近入学,家吃家住……每到休息时间,她耐心地给俩孩子讲做人、做事的道理,鼓励他们长大后心存感恩,做回报社会的好人。

近三年,王福芹还为11个贫困小学生常年捐款。每到六一儿童节,她亲自开车把这些孩子从四面八方的学校接到元宝山区平庄镇,给孩子们买新衣服,到冬天还为这些贫困生买棉衣棉裤、秋衣秋裤、毛衣被子等物品,领他们免费洗澡,免费招待他们吃住。“我要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这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感受人间真情,仍有人在关心、关爱他们。”王福芹说。

从2012年至今,王福芹共为54名贫困生捐款6万多元,捐助学习用品2万多元;她还为贫困生家庭送米面油,为贫困生免费赠送学习用具和图书,在精神上给他们以鼓励。除了关注贫困家庭的儿童外,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近几年,她年年与元宝山区交警大队等单位开展公益活动,累计捐助物品2万多元。

王福芹多年来的善举,不但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奖。2016年和2017年,她先后被市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赤峰好人”,被元宝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元宝山区好人”。 (记者 张斐然)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