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带来强力支撑锡林郭勒盟
基础兴、百业兴,基础设施的巨变为各领域发展带来强力支撑。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委、行署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速构建现代化发展保障体系。今年,在着力推进“七网同兴”的建设热潮中,以交通、水利、房改、能源、信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一次进入了加速期,为全盟城乡巨变提供了强力支撑。
翻开锡林郭勒新的交通版图,“八横七纵六出口一环线”的公路网规划正在逐步变为现实。2014年7月,锡张高速公路全线运营通车,它的通车不仅方便了周边百姓的出行,也使沿线地区人流、物流更加便捷。
与锡张高速公路遥相呼应的丹锡高速公路建设在2017年也迎来了喜讯,3月18日上午10时,丹锡高速经棚至锡林浩特公路(锡盟境内)正式通车运营。丹锡高速公路的建设,方便了群众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利益,打通了锡盟抵达辽宁省丹东市通疆达海的高速通道,使锡盟乃至内蒙古与我国环渤海经济区实现了有效链接,因处于高速“终点”而引来了发展的新起点,锡林郭勒草原有了“出海口”。此外,国道303线别力古台至锡林浩特段公路、国道510线哈毕日嘎至明安图段公路等8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与如火如荼的公路建设相比,铁路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2016年9月4日,伴随着列车的轰鸣声,锡二铁路(锡林浩特至二连浩特)试运行旅客列车从二连浩特火车站发出,驶往锡林浩特车站。该线建成后将填补集通铁路以北、锡林郭勒盟广大腹地东西向铁路的空白,衔接锡乌线,进而与赤大白铁路、巴新铁路、通霍铁路和锡桑铁路等四条南北向尽头铁路相接,在区域路网中起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作用。
目前,全盟境内已形成“三横三纵三支线”铁路网格局,建成铁路2461公里,运营里程2294公里(双线421公里),居全区首位,铁路网密度达到113公里/万平方公里。
“十三五”期间,全盟将规划建设“四横六纵六支线”的铁路网,重点实施锡林浩特至张家口快速铁路等工程共18项,总投资721.83亿元,其中盟内投资233.03亿元。
在今年召开的全区住建工作会议上,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盟行署签订《2017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下达锡林郭勒盟2017年棚户区改造18000套的任务目标。全盟2017年实际分解下达各地区城市棚户区改造20000套,超自治区任务2000套,改造规模为历年之最,共涉及除二连浩特市以外12个旗县市(区)51个子项目,项目总投资75亿元。截至目前,全盟棚改开工10368套、开工率57.6%,货币化安置比例100%。
锡林郭勒盟城镇棚户区改造始于2008年的城镇旧平房改造,近年来按照国家、自治区统一部署,不断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力度,截至去年底,全盟已累计改造65000户,完成投资160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的发展命脉,也是改善民生的支撑。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强度投入、高水平经营”的原则,以“提升品位、完善功能”为目标,加大以水、路、气、暖、房为重点的市容市貌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促进全盟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均衡发展。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切实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负荷运行,污水排放水平达到国家IA标准,污水处理率达到92%,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20%左右。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通过综合循环利用,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5%以上。
好风凭借力,乘势启征程。“一直一交”两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相应的燃煤电站、捆绑送出的风力和光伏发电,对于促进锡林郭勒盟能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促进火电、风电、光电的大规模集约化开发和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进锡林郭勒盟经济加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为锡林郭勒盟优化资源配置和实施能源转型架起一条电力“高速路”。
“十三五”期间,全盟实施电网重点工程15项,投资约430.4亿元;今年计划实施电网工程34项,年度计划投资70亿元。重点推进胜利至多伦、锡盟至江苏特高压通道,京能、华润、蒙能电厂送出线路工程建成投运,配套新能源项目送出线路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启动建设二连微网项目部分线路工程;完成盟内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年度建设任务。(记者刘博)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