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脱贫攻坚共圆小康梦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日报 / / 2017-07-23 16:09

镶黄旗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按照人员不变、政策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的原则,在巩固提高脱贫成果的同时,抓好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

认真落实“五个一批”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新增和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脱贫44人,占28%;易地扶贫搬迁脱贫79人,占51%;发展教育和资助政策脱贫13人,占8.4%;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9人,占12.3%。由旗直部门单位、苏木镇、嘎查三级选派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用真情融入群众,把扶贫作为责任和担当,坚持不脱贫不脱钩,全面完成各项帮扶任务。探索创新扶贫新模式,坚持试点先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体,全面推广资产收益型扶贫模式,提高贫困户收入。积极推广“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宣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捆绑实施各类扶贫项目。落实好60个嘎查的规划、项目、干部到村到户工作,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推广担保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投、“菜单式”等项目建设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的股份合作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多种产业经营措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统筹整合使用项目资金力度,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资金投入格局。年内投入“风险补偿金”500万元,发放贷款规摸5000万元以上;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履约保证保险机制,有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因灾补偿问题;发挥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利率低的优势,探索“公司+农户”和“统贷统还”等模式,提高贫困户贷款比率。按照“脱贫不脱帮扶”的要求,继续对已脱贫牧民开展帮扶,巩固提高帮扶成效。

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问题。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引进1家大型服务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继续实施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去年几个部门联合办的毛毡手工技术培训效果非常好,有的牧民已经通过这门手艺自食其力,摆脱贫困。开展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让贫困牧民有一技之长,使他们有能力就地就业和外出务工。敞开创业孵化园大门,健全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鼓励引导让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大学生、牧民工返乡创业兴业,让双创活力点燃贫困牧民的致富希望。

健全行业精准扶贫配套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构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N”政策体系。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继续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行“四提高、两降低、一取消”倾斜政策,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医疗救助对象看不起病的问题。做好教育扶贫,为符合要求的职业教育学生发放助学补助,低保家庭大学生每人每年1万元资助政策覆盖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加强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精准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抓住自治区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和实施“旅游+”战略机遇,将专项扶贫与旅游扶贫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旅游扶贫点,大力开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积极争取扩大电商扶贫试点范图,利用电商网络平台和物流体系,推广绿色农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