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牧区党员中心户打通党建服务“最后一公里”纪实锡林郭勒盟
北疆党旗别样红 ——锡林郭勒盟牧区党员中心户打通党建服务“最后一公里”纪实
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那日图嘎查党员中心户苏伊拉其其格和27岁的儿子阿拉塔都是党员。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边防派出所干警来到苏伊拉其其格家,开展基层大讲堂党务活动。(资料图)记者 马瑞祥 摄
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巴彦毕力格图嘎查牧民特木勒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2013年9月,他领头创办了“白嘎力嘎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了生产机器设备,为合作社成员和嘎查牧民提供集中育肥、统一销售等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畜牧业收益。
现在,特木勒又带领牧民创办了“白嘎力嘎活畜交易市场”,方便牧民随时了解活畜市场价格,随时出栏牲畜,促进增收。
特木勒今年46岁,是巴彦毕力格图嘎查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牧民18户57人,其中党员2名,辐射面积约9.6平方公里。特木勒说:“党员中心户发挥好作用的渠道有很多,按时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活动、及时为牧民答疑解惑、对有困难的牧民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牧民调解矛盾纠纷、带领牧民增收致富……这都是党员中心户应尽的职责。”
锡林郭勒盟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5人。随着撤乡并镇工作推进,苏木镇管辖区域进一步扩大,更多服务管理的重任落到了嘎查,但由于嘎查交通通讯设施相对落后,嘎查活动阵地受季节性影响利用率不高等因素,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着联系服务群众难、党员活动组织难、政策推动落实难、社情民意掌握难等问题。
鉴于牧区实际情况,从2005年开始,锡林郭勒盟推出“党员中心户”工作模式,在各嘎查通过组织推荐与党员群众推选的方式,选出政治素质高、办事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和带动能力强的党员牧户担任党员中心户,让他们承担起部分旗直机关、苏木镇站所、嘎查两委安排的政策宣传、社情民意收集、防灾减灾、牲畜防疫、网格化管理等服务工作。
党员中心户上联支部、下联牧户,带动党员、服务群众,搭建起了党支部和牧民之间的“连心桥”,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宣讲到草原深处,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带领牧民增收致富,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有效解决了基层行政成本增加、管理服务存在盲区等问题。
按照集中连片、居住相邻、从业相近及辐射半径为15公里、平均带动牧户25个左右的原则设立的党员中心户,把广袤的草原分成了一个个网格,每个网格就是一个便民服务中心。党员中心户便民服务中心与旗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苏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嘎查村便民服务室四级服务平台上下联结、整体互动,开展立体式全方位便民直通服务,实现了牧民“小事不出嘎查,大事不出苏木镇”,切实从过去“干部动嘴、牧民跑腿”转变成“牧民动嘴、干部跑腿”。去年以来,全盟1666户党员中心户累计开展便民代办服务3000余次,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850余件。
除了便民服务中心,党员中心户还承担着工作活动中心、矛盾调解中心和致富示范中心的功能。作为工作活动中心,利用牧业生产闲暇时间,不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学习、政策宣传、组织生活等活动,特别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党员中心户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集中学习3000余场次,各相关部门深入党员中心户宣传讲解、政策解读5000余场次。作为矛盾调解中心,定期组织牧民党员深入牧户实地走访,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排查调处不稳定因素。发动牧民组建治安联防队,扎实开展群防群治,统筹做好疫病防治、草原防火等工作。去年以来,党员中心户累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240余个,就地化解150余个,上报转交嘎查、苏木镇90余个。作为致富示范中心,立足嘎查基础条件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与贫困户结对子,带动牧民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全盟由党员中心户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01个,辐射带动党员牧户8190户。每个党员中心户与贫困户结对子、同致富。
截至目前,全盟已创建党员中心户1666户,辐射带动党员1.4万名,直接联系服务牧民群众4万多户,实现了牧区常住牧户联系服务全覆盖。(记者程泽)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