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奏响扎鲁特乐章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7-07-10 18:09
近日,风光迷人、文化悠久的扎鲁特旗迎来了央视媒体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民族工作者、摄影爱好者,奏响了《民族画报》扎鲁特篇章。

 

 

 

 

 

 

近日,风光迷人、文化悠久的扎鲁特旗迎来了央视媒体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民族工作者、摄影爱好者,奏响了《民族画报》扎鲁特篇章。

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由民族画报社、通辽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扎鲁特旗委、旗政府主办,扎鲁特旗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承办的2017年《民族画报》研讨会暨“央媒走进扎鲁特”活动启动仪式在扎鲁特旗举行,旨在研讨《民族画报》业务,交流新闻、摄影、民族工作经验,加强与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媒体与读者、作者、编者的合作,推动《民族画报》蓬勃发展,更好地为民族地区、民族工作服务。

启动仪式上,民族画报社向扎鲁特旗赠送了摄影纪念品和书籍,贵州蒙古族代表向扎鲁特旗赠礼。

启动仪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中国民族杂志》《民族画报》等中央级媒体以及《贵州民族报》《内蒙古画报》《乌兰察布日报》《通辽日报》《呼伦贝尔摄影》、民族画报社通讯员,贵州、甘肃、辽宁、黑龙江、北京等地区的民族工作者共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参会代表充分肯定了《民族画报》蒙古文版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和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就下一步扩大稿件覆盖面、提高发行量、加厚版面、开展通讯员培训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参会人员深入旗博物馆、版画院、乌力格尔大讲堂、蒙古族实验小学、最美山地草原、阿拉坦旭日古拉等景区,领略独特的游牧风情及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

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在互助合作中,共同创造了祖国的辉煌和繁荣。《民族画报》以精美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富有特色的版式,反映和记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思想生活的进步,展示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相互了解与团结进步,谱写了多彩的乐章。《民族画报》蒙古文版是该刊六种文版之一,近年来着力改革、积极进取,以蒙汉双语、图文并茂的“三种语言”在读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其刊载的稿件颇受读者欢迎,并多次获奖。

“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诺恩达古拉以及扎鲁特旗民族服饰、民族工作都有幸登上过《民族画报》,有力地提高了扎鲁特旗“中国乌力格尔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扎鲁特旗委、旗政府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突出“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