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停车给城市“添堵”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7-07-06 13:44
6月29日,有网友反映称,新城区叫来河大街和青龙山大街两侧绿化带中,一些车主将车辆停放到绿化带,不仅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也给正在该路段道路两侧恢复绿色植被的园林工...

早市三四轮车“入侵”绿化带

私家车占用绿化带

早市商贩占用绿化带

私家车停进绿化带

眼下,全市各行各业都积极踊跃投入到“创城”工作中来,可以说,当前通辽到处绽放文明之花,展现文明风采。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太文明的现象和问题,影响了城市文明形象。

私家车“入侵”绿化带

6月29日,有网友反映称,新城区叫来河大街和青龙山大街两侧绿化带中,一些车主将车辆停放到绿化带,不仅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也给正在该路段道路两侧恢复绿色植被的园林工作人员带来难度。当日下午,记者在青龙山大街蒙古族学校北门、亚龙湾南门、京汉一期南门,叫来河大街悦圣湾北门附近看到,道路两侧绿化带被一些车主开发为“天然车位”,占用公共绿地停车现象严重。记者在青龙山大街亚龙湾南门附近看到,十几辆私家车“入侵”绿化带停放。一位正在车内休息的车主称其无处停车只好临时停放这里,这位车主表示,他是来接孩子放学的,看到绿化带里并没有植被索性停了进来。就在此时,另一辆私家车也将车开进了绿化带。

“这里不能停车,反复碾压土壤,栽植草坪还得重新翻土。”一位工作人员赶过来劝导。“我一会儿就走。”车主回答。针对该路段不文明停车现象,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不少车辆停进绿化带,尤其早中晚时间段,多数都是附近小区业主。”据了解,附近小区内有施划出的停车位和地下停车场,一些业主因费用问题将车辆干脆停在了门口绿化带,通常有车主根本不理会工作人员劝阻,无视绿化带“霸道”停车,为道路两侧正在施工的绿化工作带来阻碍。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兴工大街与保康路交会处的夜市附近,也存在三四轮车及商贩占用绿化带现象。

“见缝插针”挤占消防通道

停车不规范、挤占消防通道问题,在我市一些小区也较为明显。在建国路建设银行南侧,记者注意到,这里的两辆私家车“背靠背”停放着,两辆车之间可通过的距离非常窄,可以说将这个本就狭窄、通往公安局宿舍楼的胡同口挤了个严实。同样,在明仁大街农业银行东侧发现,几辆私家车停放在通往附近小区的路口,影响了其它车辆正常通过。走访中记者发现,我市不少老旧小区没有专门预留出消防通道,在这些小区,居民停车只能“见缝插针”地抢车位,车辆乱停乱放、堵占消防通道的现象屡见不鲜。

消防通道是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通道,比如楼梯口、过道和小区出口处等。住宅小区从室内到地面的楼梯,小区内到外面公路的道路都属于消防通道。

根据《新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且规定消防车道距外墙宜为5米,至少达到3.5米宽,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米。

一辆车“霸”两个停车位

新手司机停车成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说起不文明停车,市民小张说:“在小区或是道路两侧施划出的停车位,经常看到一些车辆停放七扭八歪,本来可以停两辆车的地儿,偏偏因为不规范停车只能停下一辆车,这不仅给其他车主停车带来阻碍,也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现在市内的停车位本来就不充足,这样停车太自私。”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辆车“霸”两个停车位的现象还不少。

“这样停车的车主要么是新手要么是只顾自己方便的人,城市文明应从一点一滴做起。”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在一次去某超市购物时,门口停车位基本停满,此时一辆私家车准备从停车位离开,还未等吴女士启动车,另一辆私家车见机迅速斜插到吴女士车前,准备“抢车位”。看到对方这样的举动,吴女士虽说极度不满,但还是让给了对方停车。“如果大家都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做到礼让,城市才会文明。”

车库被堵进出两难

随着车辆增多,一些小区的停车位也非常紧张。很多车辆回来晚了,在小区里便无处可停,而为了能停车,很多人不顾他人想法,直接把车停在他人停车库的门前,造成了在停车库内的车辆进出两难。家住铁南的陈先生称,“我家车库经常被车辆堵住,导致我出行不便,有的车主还留有挪车电话,有的根本无法联系,一次还延误了我上班。”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居住的小区整体规划不错,但就是停车位太少。一些车辆经常随意停在别人家车库门前,虽然现在每个车库都会写上“库内有车门前禁停”,还是有人对此视而不见,把车停在他人停车库前。陈先生希望居民能够文明停车,不挤占相邻车位,不停放在车库门口阻碍他人进出。

为此,本报呼吁文明行车,规范停车,车辆不停入绿地,不堵占消防及无障碍通道;临时车辆须规范停放在路面指定车位,不影响其它车辆出入,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安全、文明的居住氛围,共创和谐小区,共建幸福家园共同努力。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