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打造靓丽科尔沁通辽
科区运管所净化客运市场。本报特约记者 王莉杰 摄
霍林河街道邻里节。孙晓艳 摄
永清街道文明交通志愿者协助指挥交通。志宣 摄
本报记者 张启民 摄
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赵丽佳 摄
盛夏时节,暑气渐浓。拆违拆临、市容美化、交通规范、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在科尔沁区正火热推进着,一项项惠民举措的落实,彰显着科尔沁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自2015年新一轮“创城”工作启动以来,科尔沁区把“双城同创”作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创建化民”理念,使“双城同创”真正成为城市建设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
如今,干净整洁的路面、来往有序的车辆、社区里其乐融融的居民,广场上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一幅幅动人画面映衬了该区文明新气象蔚然成风的景象。如火如荼的文明城市创建,让科尔沁区更加魅力尽展,文明之花闪耀。
健全体制机制 实施惠民工程
科尔沁区把“双城同创”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双城同创”工作指挥部,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创城办和由副处级领导主抓的创城工作推进组。区四大班子所有领导包联各街道,各部门包联社区,切实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调度会、碰头会、座谈会,研究落实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实地督导暗访,现场办公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紧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从3大版块188项测评标准中,梳理出涉及该区共103项、83家责任单位,并逐项分解任务指标,制定了各类详实的具有可操作性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街道、部门,明确责任主体、创建目标任务、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起“区、街、居联创、重心下移,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创建目标责任体系,形成区、街、居三级沉底到边的创建格局,形成“一日一调度、三日一通报、五日一总结”的工作机制,做到任务明确、快速推进、责任倒逼。
坚持“以评促创、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该区严格按照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认真查找薄弱环节,查漏洞、补短板全面整改提升。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城区道路无破损、无坑洼积水的要求,对所有街路进行排查,推进路面完善工程;对全区的行车道、检查井、人行道及老旧破损侧石进行改造。规划破损人行道和沿街未建盲道进行维修改造和规划建设。结合城市街路综合整治,实施沿街建筑立面楼体亮化工程,提高主要街路路灯安装率、亮灯率。改造污水、雨水管网,将排水管理系统接入数字化城管系统。规划建设、改造一批公园绿化带,进一步扩大绿化规模,提高园林绿化质量,方便市民。推动主城区建华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主城区餐厨垃圾处理场的启动建设,努力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实施生活环境美化工程。科区以“两清一治一美”,即清理垃圾、清除死角、治理“五乱”和美化环境为重点,大力开展了清捡沿街沿路软包装废弃物、清理卫生死角、整治楼道、庭院卫生等有针对性的整治活动。
实施城市顽疾治理工程。针对乱堆乱放、占道经营、集贸市场管理滞后、车辆乱堆乱放、流动摊贩、小广告、宠物犬散养、不文明交通行为等城市管理顽症,创城办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实现城市管理常态长效化。组织开展了九中市场、花鸟鱼市等多个整治行动;召开街道社区创城推动会,以点带面广泛推行铁路街道永安六区等精品示范小区改造先进做法。全区制定下发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从加强门前三包、解决占道经营、清除私搭乱建、规范市场管理联合执法、治理小广告和流动商贩、管理小食品加工作坊、规划道路运输货运站场物流等15个方面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下大力气解决“六乱”、主城区专业市场管理缺失等问题。开展“门前三包”、店外经营专项整治行动,与辖区各临街店铺、企业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立足创城主战场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
平安路是科区主要商圈之一,部分临街商户为增加营业面积,纷纷对门前台阶进行违法私自圈扩,特别是平安路与中心大街交汇处某水果店违建面积约30平方米,严重影响了行人安全通行,其它违建也屡禁不止,割裂了整体市容市貌。近日,施介街道、城管大队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工作队进行联合执法,进入从中心大街到明仁大街的平安路对违建门脸进行拆除。对平安路27户商户存在的违规私接门斗、扩建门前台阶行为进行了集中强力整治。拆违现场,一面维持道路交通和拆违现场秩序,一面启动钩机、工人动用电锯等工具进行拆除,对27家临街违建商户依法下达了限期整改令,并耐心细致给违建商户做工作。联合执法工作队在坚持文明劝导的同时,加大整治措施,加强整治力度,提高整治成效,对屡经劝导教育不改的行为,重点打击,做到“控新拆旧”有效推动违建整治工作的开展。
年初以来,该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始终保持违法建设管、控、拆的高压态势,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容忍”、即查即拆,既有违建分类处置、应拆尽拆。确保新生违建零增长,确保拆违任务按计划完成。截至6月9日,拆除各类违法建筑、私搭乱建818处,下达整改通知39处。
同时持续开展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出现一起,取缔一起,查处一起。为防止相对人的游击战,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合理调整勤务部署,强化夜间执勤力量。对露天烧烤高发点位,采取早8晚10工作制,全面进行密集巡查盯守。今年来,共查处制止露天烧烤大排档937起,暂扣烤箱、烧烤炉具42个;桌椅164件,播放法律法规宣传视听材料100余次。
为全面加强市容市貌整治,今年,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对主城区内各街路、社区周边商铺、商圈、广场等重点区域存在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管控,累计罚没扣押物品349件;劝诫取缔、规范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违法行为45094余起、驱离各类流动商贩12947余人次。规范各类礼仪庆典和商业活动577余次、排查清理广告灯箱、条幅、道旗2427个。追呼非法小广告1000余条;截至5月底,共受理12319热线举报951件,反馈率97.5%;咨询电话657件,答复率100%;监控发现违法行为243起,处置240起;派发案件1194件。
专注民生民意 志愿服务注入新血液
该区紧扣群众所急所难开展专项治理。通过区长热线、创城信箱,把群众反映的路不平、灯不明、水不通、车难停等生活中的细节作为大事来办。同时,以“德润草原文明之行”——学雷锋志愿服务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保持活动经常有效开展。
该区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组织科区54支志愿服务队伍,围绕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关爱弱势群体、青少年学雷锋志愿服务等8大志愿服务主题开展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街道、科局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开展专业志愿服务进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上网宣传、文明旅游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环境卫生整治、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在主城区10个主要交通路口组织38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常态化开展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增强市民文明出行意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为主题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岗前培训班,吸纳志愿者38名,并已在主要交通路口正式上岗协助交警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工作。
按照“六有”标准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志愿服务9000余次,内容涉及家政、养老、医疗、法律服务、社区导购等16大类200多项便民服务。为不断提高“创城”知晓率和满意度,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模式,在全区所有小区包括独体楼、文体活动场所、商家户外大型商业广告、单位LED屏上加强“创城”宣传,同时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宣传并深入开展“创城”文化惠民活动。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