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老人畅游通辽 见证家乡巨变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7-06-28 13:05
6月25日,轻风拂面,阳光晴好,正是游玩的好日子。 一大早,在科尔沁区建国敬老院,刚刚吃过早饭的老人们就穿戴利落,或站或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翘首以待。

 

 

6月25日,轻风拂面,阳光晴好,正是游玩的好日子。

一大早,在科尔沁区建国敬老院,刚刚吃过早饭的老人们就穿戴利落,或站或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翘首以待。

七点整,一辆豪华大巴驶入院中,50多位老人起身争相上车。

扭秧歌的扇子、红绸,一件不落;音箱、麦克风,笔记本电脑,统统带上。

“这老爷子啊,您可别搬了,我们拿吧。一听说出去旅游,看咱通辽新变化,这些老人们激动的一宿都没睡好啊。”一位工作人员在一旁笑着说。

行动不便的带上轮椅,志愿者搀扶老人们上车后,车队缓缓驶出敬老院。

“这哪儿是哪儿啊,咋一点儿也认不出来了。”

“这是往南桥走的那条道!”

穿行在城区,老人们不眨眼的紧盯着车窗外,兴奋的议论着。一座座挺拔的高楼、一处处花红柳绿的广场令老人们目不暇接。

观光路线经大通道、创业大道、青龙山大街、常胜路、柳荫路、建国北路、建国路到达滨河大街、和平路北端。随着窗外风景的不断转换,志愿者当起了解说员。沿途老人们观看到了开发区物流、电商产业园、科技大厦、公交站点、新建成的小区等城市发展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及城市景观向“生态宜居”不断发展的美好变化。

当天游玩的首站是辽河公园,偌大的公园内郁郁葱葱的绿树倒映在湖水中,暖暖的阳光晒得人舒服极了,老人们在志愿者的搀扶下三步一回头的看着。

荡秋千、坐观光车、走过浮桥……兴头上,老人们在公园里扭起了秧歌,唱起了歌,引得游人们围观。

“很久没出来走走,已经变得不认识了,咱通辽真是越来越好。”79岁的五保户陈凤岐老人眉开眼笑。

据了解,建国敬老院属于公办养老机构,坐落在通辽市南出口5公里处,国道304线路东的清河村境内,始建于1977年,这里的老人多为五保户。

看到老人们兴致很高,建国敬老院院长张凤娟高兴的说:“这次活动主要是想让老人们见证生态通辽在创建全国文明城中发生的巨变,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幸福感,同时也倡导全社会关爱老人,形成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