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日报 / / 2017-06-14 11:46

“我现在主要做的是皮画、马鞍等蒙古族特色的各种饰品,以后还要借助创业园这个平台,把企业做大,也希望能为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入驻四子王旗民族文化手工艺创业园区的80后蒙古族小伙那日苏面对记者采访时,高兴地侃侃而谈。

那日苏在大学期间学的蒙古族饰品加工与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开办了自己的贝尔斯皮雕制作公司,创业初期苦于没个合适的地方,后来旗里的创业园区建好了,有创业意向的可以减免一部分房租入驻办公,享受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那日苏果断申请入驻创业园区。走进那日苏的店铺,雕花的马鞍、玛瑙镶嵌的戒指、精致的皮画应有尽有,如今,他的创业信心更加坚定了。

那日苏的创业历程,只是四子王旗无数个怀揣创业梦想、实现自己“中国梦”的创业者们圆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四子王旗不断尝试和探索建立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新机制,把解决群众创业就业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突破口,通过加强平台建设,强化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为全旗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民生是第一责任,而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只要你想就业,我们就给你机会,只要你想创业,我们就给你舞台。”四子王旗劳动就业局局长尹世平这样为我们诠释四子王旗的创业就业工作思路。

“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乌兰花镇经营羊绒服饰的中昊绒业有限责任公司老板周立波如是说。大学时学的服装设计专业,为能学有所长,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开办了自己的羊绒服饰加工厂,生意一直做的顺风顺水。去年,企业在资金运转上遇到了瓶颈,旗里帮助他协调了50万元的贴息资金,可算顺利度过了这个坎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在镇里开了实体店,还与天猫、京东等网店合作,走网络销售的路子。当然,在他本人致富后,还积极为有创业意向的贫困群众提供培训、指导等服务,并安置贫困群众就业,努力释放就业倍增效应。“年纪稍大点的通过岗前培训就可以在厂里织羊绒服饰、年轻人就安排在实体店当售货员或者是管理网店。”周立波介绍道。

只有使创业社会化,才能使就业最大化。为激发全民创业激情,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四子王旗坚持把创业就业培训作为全面提升创业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实施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倍增计划。

近年来,四子王旗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等平台,大力实施“务工实用技能”“农民创业”等培训工程。每年定期举办“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改善你的企业”培训(IYB)班,提高了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创业能力和本领。同时还扩大创业培训层面,把创业培训重点对象范围从下岗职工逐步向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返乡农民工辐射延伸,创业培训得到了广大创业者高度评价。2016年,培训农牧民1580人,城镇2024人,创业418人,家庭服务企业人员111人。乌兰花镇的汽修厂李林连着两年都免费参加创业培训,现在不但自己开了公司当了老板,还招了10名修理工在他的汽修厂工作。“下一步,我还打算扩大规模,好好经营我这厂子。”李林信心十足地说。

在培训范围不断扩大和参训人数不断增多的基础上,该旗劳动就业部门又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培训质量的提升上。针对创业者对政策了解不够的问题,他们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创办企业类型,帮助落实相关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针对创业者缺乏持续帮助的问题,他们开展了对创业者的长期跟踪服务,定期组织创业交流和学习等活动,形成了贯穿创业全程的服务体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技能和素质,帮着找个挣钱的饭碗,才是对他们致富的最好保障。”尹世平说道。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