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司令员的“绿色阿拉善”情结阿拉善盟

阿拉善日报 / / 2017-06-09 11:34

李旦生(右一)退休后仍然坚守在阿拉善植绿一线。

芒种时节,一场大雨过后,盟府巴彦浩特以西约三十公里处的通古勒格淖尔一派勃勃生机。放眼望去,成片的梭梭、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整齐地排列在公路两侧,与远处的漫漫黄沙形成鲜明对比。

每到植树造林季节,当地的农牧民总会看到3位熟悉的“老兵”带着一支队伍,扛铁锹、背树苗,置身漫漫沙海埋头种树。这三位“老兵”,就是阿拉善军分区第七任司令员李旦生、第八任司令员张新华和第十任司令员李德海。他们不管是在职工作期间还是卸任退休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那就是把更多绿色植入阿拉善。

多年来,在三位司令员的的带动下,阿拉善军地融合携手植绿的规模越来越大,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深交所和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的号召下,许多上市公司、社会组织纷纷加入,关注阿拉善生态、携手植绿阿拉善蔚然成风。三任司令员,16年的艰辛与汗水浸润着阿拉善的片片戈壁荒漠。蓦然回首,他们身后9万亩的葱茏绿色正在风中摆动。

李旦生:我不是一个人在种树

“以贺兰山为界,阿拉善成为河套平原乃至华北、京津的最后一道生态防线,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说起与阿拉善沙漠的故事,现任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会长的李旦生告诉记者,2002年,他在阿拉善军分区任司令员期间,组织官兵投入“绿化大沙漠、遏制沙尘暴”的生态保卫战,在沙漠边缘筑起一道道绿色阻沙屏障。他的老同学陈东征得知这个消息后,深受触动,要求一起合作,帮助解决一些技术和资金问题。二人在深入细致的交谈后,达成了共建“青年世纪林”的合作意向。如今,这片林地已是郁郁葱葱。

从2002年起直到卸任,李旦生一直为沙海里的绿色梦想奔走呼号。退休后,他依然把军分区几位退役官兵召集在一起,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四处募集生态建设资金,决心在全盟3旗建立3个大型种植基地,完成万亩绿化。每年一开春,李旦生就背着树苗出现在腾格里沙漠中,这一种,就是16年。每年春、秋两季植树时,李旦生还要亲任教员,为边防军民传授“容器植树”和“高压水冲植树”等方法。

李旦生告诉记者:“‘青年世纪林’义务植树活动举办16年来,每每遇到困难,我们都在竭尽全力克服。现在想起来,仍被那些在沙漠中植绿的身影感动。我不是一个人在种树,这16年,从部队到地方,从企业到个人,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为实现阿拉善的绿色梦想默默奉献。今后,我们会继续凝聚军警民企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谱写让大漠披绿、让北疆更美的崭新篇章。”

张新华:既然把旗帜竖起来了,我们就没有退路

2005年,张新华“接棒”李旦生担任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同时也接过了老司令员手中的绿色火炬。李旦生留下的沙漠绿化带,在他任期内又延长了七八公里。2008年,退休后的张新华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毅然决然地继续参与到阿拉善的植绿行动中。每年春季植树时,他都要带着老伴,从呼和浩特驾车赶700多公里的路,专程来阿拉善种树。来一趟,一呆就是好几个月。

“我在阿拉善整整生活了38年,对阿拉善的情感自然不必说。看着阿拉善一天一天在变化,也看着我们种的树一天一天在长高,心里高兴。如今,上世纪90年代的‘小环境改造’已变成了‘小行动改变大环境’,说明大家自觉、主动地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意识明显提高。”张新华告诉记者,当年刚开始种树时大家都没有经验,一年种树的成活率不到50%,现在的成活率已经达到70%多。在阿拉善的地理环境中,达到这样的成活率非常不容易。“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种下的每一棵树,不能种完就不管了,要管理、要养护,保护它们茁壮成长。”他深情地说。

谈及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的未来发展,作为基金会副会长的张新华说:“既然把治理阿拉善荒漠化的这枚旗帜竖起来了,我们就没有退路。现在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在‘三个一百年’时,实现‘二、三、四工程’,就是要在建党、建军、建国一百周年时,在阿拉善治理生态的总面积分别达到20、30、40万亩。”张新华还告诉记者,基金会的主旨,契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他们将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社群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参与到阿拉善的生态治理与建设中。

李德海:种树这个接力棒,要一茬一茬接下去

“城市规划新气象,华灯美化街道亮。规范品味标准高,民生指数众赞好。驼都标志丰碑立,四通八达顺民意……”李德海用一首诗描述了阿拉善近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退休的李德海回忆起12年前初来阿拉善时的情形,频发的沙尘暴天气是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记得那阵的沙尘天气一来,整个天是黄色的,小楼没几栋,小树没几棵,生活环境很艰苦。种树,只有种树才能改变生态环境,这是根本,势在必行。”李德海告诉记者,种树这个接力棒,要一茬一茬接下去。在大沙漠里种树,绝对不是轻松活,得有毅力。

“现在已有上百家上市企业、数千人共同进军腾格里沙漠,植树治沙,为绿色梦想接力耕耘。”阿拉善军分区政委王永华告诉记者,2002年以来,阿拉善军分区累计动员驻阿拉善军警部队官兵、社会各界共3万余人次,植树造林1.2万亩。经过军地双方的艰苦奋战,连绵起伏的沙丘被成片的梭梭、花棒、沙棘、沙柳等绿色植被所阻隔,腾格里沙漠边缘已形成东西宽约4000米、南北长近30000米的绿色长廊,“青年世纪林”由最初的50亩扩大到1.5万亩。如今,在“青年世纪林”外,又完成造林7.8亩,其中6亩通过验收,达到国家林业部规定的成林标准。

多年来,3位老司令与驻地官兵以“时不我待,行动起来”的精神和干劲,以实际行动将“绿色火炬”传递下去,让绿色在阿拉善大地不断延伸铺展。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