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恐龙之乡”――二连浩特二连浩特

新华网 / / 2017-05-31 23:58

1893年,在中亚考察之行中,著名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来到二连盐池,首次发现恐龙化石。1922年,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成立的“中亚考察团”在二连进行考察发掘,首次发现了恐龙蛋化石,拉开了二连恐龙动物群研究的序幕。近百年来,先后有俄、美、瑞典、前苏联、加拿大、日本、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古生物学家来二连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二连盆地的恐龙化石生物群是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代表,恐龙化石种类多、分布广、保存完好,反映了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主要特征。

从1893年到现在,二连浩特陆续发现恐龙化石10余属种,主要有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等。所发现的恐龙化石以植食性种类居多,包括蜥臀目、鸟臀目和镰刀龙目,主要代表有古似鸟龙、似鸡龙、阿莱龙、鹰龙、姜氏巴克龙、锡林郭勒计尔摩龙、甲龙、杨氏内蒙古龙、美掌二连龙等。特别是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长近8米,高5.5米,改变了科学界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传统理论,为中国古生物界研究鸟类起源作出了巨大贡献。二连巨盗龙的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2008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