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村的蔬菜种火了乌兰察布

/ / 2017-05-23 15:32

5月22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朝阳镇民乐村村民李红军种下了今年的第一批蔬菜——10亩地的甘蓝菜。

“去年,十几亩白菜最后没赶上好价钱,只赚了保本钱。今年,我打算把不同品种的蔬菜分批次间隔种下,这样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菜价波动带来的损失。”李红军说,尽管去年三十多亩白菜基本上没赚到钱,他家种菜的纯收入也有8万多元。今年他打算种植30多亩白菜、50亩订单糖菜、30多亩芥菜和10亩甘蓝。

“我们村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种菜的人越来越多。村里1.3万亩耕地中一大半都种上了蔬菜。”民乐村村委会主任刘永介绍说,民乐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因为发展蔬菜种植,现在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产自这里的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村里不少村民更是做起了蔬菜经纪人。300户村民人均纯收入将近2万元,其中75%来自蔬菜种植。刘永5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蔬菜,年收入将近10万元。在民乐村,比他菜种得多、收入多的村民不在少数。

近年来,村里念“蔬菜经”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2011年,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建立了民乐蔬菜交易市场。有了合作社后,村民可以通过交易市场的信息平台查询全国蔬菜实时价格,菜集中在一起卖,大伙也有了议价能力,外地商贩也扎堆来交易市场收购蔬菜。

“从7月下旬开始,村里的蔬菜交易市场就开始热闹起来,交易市场防雨台下每天都会停靠十多辆大货车。村民的蔬菜运到交易市场后打冷直接运进22个恒温库,到晚上八九点蔬菜才打包装车,运往外地。”刘永说,22个恒温库可以同时存储1000多吨蔬菜。没有恒温库的时候,蔬菜最远卖到山东、上海,现在打冷储藏的蔬菜长途运输五六天时间也没啥问题,原销售到建、广东等17个省市。”刘永说,这两年,化德县农业部门还帮助村民引进菜花品种庆美和耐寒优良新品种,从目前试种和销售情况看,新品种菜花亩产收入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将在全村推广。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文明)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