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蝇” 科尔沁在行动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7-05-08 18:12

“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啊,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但解决了,连咱村里都没发现的一笔承包款也给追回来了,这还得说纪委查的狠啊!”提及查处村上侵占土地一案,科尔沁区大兴社区村民拍手称快。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惠民政策力度,民生资金和项目越来越多。这些资金和项目,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一头连着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民生资金被中途截留、侵占骗取,“蝇食”现象也时有发生。

如何让身边的“苍蝇”不再乱飞?让民生资金落在实处,科尔沁区纪委不遗余力地破解这道难题。

自2014年以来,科尔沁区纪委共收到上级交办“拍苍蝇”行动问题线索19件,立案19件,移交检察机关1件,给予党政处分32人,立案率达100%。“如此严厉的处理,立案率达100%,这在早些年还是很少见的。”科尔沁区纪委一位工作人员说。

结合“拍苍蝇”行动的开展,加大对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纪律审查工作力度,2014年以来共立案30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88人。数字背后,是科尔沁区一场声势俱厉的“拍蝇”行动,一只只“苍蝇”应声折翼。

求情的人再多,也不能“网开一面”

在科尔沁区纪委办过的“拍苍蝇”案子中,有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件,就是查处科尔沁区红星街道北园子社区原党支部书记徐某贪污征地补偿款的案子。

2015年3月19日,科尔沁区纪委收到通辽市纪委第四轮“拍苍蝇”行动案件线索,匿名举报科尔沁区红星街道北园子社区原党支部书记徐某贪污希望集团红星新城项目征地补偿款的问题。

“10多年前的事儿了,下一任书记都早没了,人死账烂,上哪查去呀?”调查之初,受访群众一个个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问三不知。继任书记过世,所有账目不知去向,调查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初核组确定主攻方向,对老干部、老党员进行走访,由于当事人是城郊开发第一人,社会裙带关系复杂,多数受访者不愿意“摊事儿”,核查一度陷入僵局。由于北园子社区的孩子大多在通辽七中就读,曾经在通辽七中任教的纪检监察一室主任王永发便开始在当年自己的学生中间开展调查,果然柳暗花明。“我们压根儿就没听过赵庆祥这个名字。”多位受访者的证言让案件水落石出。

“村上旅游、招待宴请啥的,就是想弄点活泛钱儿。”在事实面前,当事人徐某全盘托出。原来,2007年,北园子村在收到希望集团拨付的1223.56万元占地补偿款后,徐某与村主任安某、报账员孙某商议,以本村村民赵庆祥的名义套取73.716万元占地补偿款。当时徐某提出由他审批,安某记账,孙某管钱,到年终三个人一起对账,没有异议后,将之前记的账和票据撕毁。第二年重新记账。如此这般,直到2010年底,这笔钱全部花没了,没有留下任何账目和票据。此案属于收支不入财务账,涉案三人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

“老徐也是一时糊涂,几十年的老党员了,能放就放一马吧!”由于徐某在本地也算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纪检监察一室的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类似的求情一直没断过,他们也确实承受了不小压力,不过,调查此案的干部们都顶住了。

依据相关法纪,经科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徐某开除党籍处分,给予安某、孙某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由于套取的73.716万元占地补偿款已经全部支出,相关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拔出萝卜带出泥 ”,专项行动挖个底朝天

“关于白音太来村将该村荒地租赁给他人时,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问题。”

“关于白音太来社区将白音太来市场北院及中院经营管理权承包给科尔沁区市场建设服务公司并将25万元承包费以协议文件方式入账均未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问题。”

……

2015年3月26日, 整整10条反映白音太来市场经营管理权问题的举报材料摆在科尔沁区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王艳军的案头。由于举报线索太笼统,举报问题不详,让王艳军这个“老纪检”感到十分棘手。

由于白音太来市场个体商户流动性大,账目不清。初核组决定从10条“罪状”之一的将废弃荒地便宜卖给邻村书记下手。

“农村老百姓文化素质偏低,外出务工人员多,加之信息严重不对称,即便是自己的利益被侵占了也不知道。而且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集中在日常生活琐事,有价值的问题线索并不多。”初核组由副局长李文华带队,纪检监察三室和纪检监察四室组成初核组,对匿名反映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核实。

立案当天晚上,初核组一人一把手电筒开始悄悄走访。“人来不了的,我们就利用晚上上门走访,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当事人患脑血栓,无法进行语言沟通,让其老伴作证,当时合同是怎么签的。可能知情者有病的,卧床不起的,在外旅游的……初核组上门走访,电话“追踪”。原村委会主任不配合工作,初核组就上门做工作,从拉家常开始,说国家的变化,说当年的百姓生活的不易……几经开导,当事人终于承认自己失误。“当时确实没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书记和主任一拍大腿就把事儿办了,其实就是‘一言堂’。”

初核组在调查此次案件过程中,还有意外“收获”——发现白音太来小学产权不清。防患于未然,初核组建议建国街道召开三村(社区)参加的会议来确定学校产权问题,以免将来涉及占地时出现产权问题纠纷。

案件从着手核实,到4月21日形成初核报告,历时25天,初核组共谈话核实相关人员62人次,提取书证24份,报告长达14页。

点面结合,营造风清气正好环境

“既要学好政策,又要深入基层,节奏更快了,要求也更高了。”记者见到纪检监察六室副主任曹黎时,他正在准备一份向市纪委常委会汇报的文字材料。

提起大兴社区书记佟某和村主任郑某侵占占地补偿款的案子,曹黎仍然记得每个细节。“最早的账是15年前的,必须一页一页核查。在原始地貌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采取多方取证的办法,有的当事人瘫痪卧床,有的过世了。那些日子,几乎住到村上了。午饭拖到下午两三点钟泡一碗方便面,晚饭半夜吃,这是常事儿……历尽周折,辛苦总算没白费。村上的经营权要回来了,村上遗漏的11660元承包欠款也追回来了。”正是这起案件,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也让曹黎感到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重大。“基层纪委也能在反腐败战斗中成为‘拍蝇高手’”。

据了解,按照自治区纪委统一部署,自2014年开展“拍苍蝇”行动以来,科尔沁区纪委立案率达100%。“拍苍蝇”工作得到群众充分认可。

针对 “拍苍蝇”取得的成效,科尔沁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李亚东表示,自从自治区纪委布置“拍苍蝇”行动以来,自治区纪委、通辽市纪委主动跟踪问效,科区纪委积极全员参与,重点发力,让上级的专项部署安排在基层纪委真正落到了实处。通过“拍苍蝇”行动以点带面,形成震慑和警示作用。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巡回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并以此督促基层党委、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落实“两个责任”,真正让民生在“阳光”下运行,让贪腐者不敢下手、没有可乘之机,确保惠民项目、资金分文不差的落实在群众身上。

李亚东说:“整治基层存在的违纪问题永远在路上,今年科区纪委结合落实自治区开展的集中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在‘拍苍蝇’行动上力度不减,节奏不变,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取得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