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老树”变身“致富树”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7-05-08 09:44

四月的一天,奈曼旗治安镇小百兴图村沸腾了!万亩生态林扶贫项目在这里正式启动,在村南侧一片平整的土地上,村民们或浇水、或覆膜,或植树,尽管风沙大作,但大家热情不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人群中,最兴奋、最激动的要属张树山了。“报社帮忙引进的这个项目真是太好了!家里这50多亩没用的‘小老树’也有效益了,不用去外地,在家就能打工,一天200元啊!这日子可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张树山家是因病致贫户,为给身患疾病的妻子治病,家里欠下了10多万的外债。这次残次林改造项目,把张树山家里50亩残次林地都流转了出去,他还被安排到项目区打工,土地流转金加上打工收入一年能达到3万余元。

“原来这里都是‘小老树’,荒废30多年了,不产生经济效益了。这个项目将残次林更新为经济林,不仅可以发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生态效益,而且经济效益也会很可观,真正成了老百姓的‘致富树’啦!”村主任陈国庆兴致勃勃地说。

“从清明节开始,每天大约栽植果树近一万棵,5月1日前今年建设的2600亩地将全部完工。” 通辽日报社扶贫工作队队长、小百兴图村第一书记刘伟光说。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通辽日报社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在产业扶贫上狠下功夫。2015年,通过组建经济合作社,引进通辽市丰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土地流转,在民进通辽市总支委员会支持下,联手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玛拉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搏亚时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1.2万亩残次林,打造集蒙中草药和大扁杏等林果种植加工、苗木繁育、科研实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万亩生态园林项目。“万亩生态园林扶贫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将达5000万元以上,可拉动就业300人,当地村民通过林地承包权流转,可获得每亩每年400元固定收益和每年共计500万元以上劳务收益,从而通过‘兜底分红’等方式脱贫致富。”刘伟光信心满满。

开展对口扶贫工作以来,报社党委班子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例会研究小百兴图村的扶贫攻坚工作。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明亲自带队多次深入到村,与旗镇村领导共同分析、研究小百兴图村的产业发展战略。挑选精干力量,组建扶贫工作组,协同当地扶贫干部,对照实际摸排情况,逐一制定脱贫方案,59户贫困户通过社保兜底实现脱贫,其余贫困户采取助学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积极推进,使一个基层组织“三类村”,呈现出人心思齐、齐心思进、争先脱贫、合力发展的新局面。通过项目建设增收扶贫,协调市、旗两级发改部门,安排资金170多万元,为1500亩大田打井上电,全村年均增收35万元。争取环哲书社、中厚财富等企业支持,投入资金20多万,为学校购买文体用品,资助5个贫困家庭的学生至大学毕业。引进多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开发残次林,打造万亩果药结合生态林项目。将小百兴图村扶贫资金投入到合作社,与企业共同经营低产林改造项目,采取“兜底分红”方式,由村委会、合作社、企业与贫困户共同签订每人每年2000元分红协议,实现当年脱贫。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