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生态旅游助农鼓起钱袋子阿拉善盟
郁郁葱葱的瓜藤沿着细绳爬到顶端连成片, 一颗颗吊瓜密密麻麻地悬挂在蔓藤上,青果绿油,熟果金灿。4月23日,在阿左旗巴润别立镇塔塔水嘎查种植户王雪兰家的温棚里,来“采摘游”的顾客正忙着挑选采摘成熟的吊瓜,王雪兰夫妻喜笑颜开,一年的辛劳终于在这个季节里得到了回报,吊瓜种植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两个温棚的吊瓜都已经陆续成熟了,这个礼拜过来采摘的人格外多。现在采摘的吊瓜是一斤6块钱,从今年的挂果情况来看,应该有个好收成。”王雪兰掐着手指细算起账来:2棚吊瓜,1棚西红柿,1棚辣椒,前几年光靠给菜贩、瓜贩批发,除去成本和人工费,4个大棚一年纯收入也就是3万多元。去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搞起了采摘,同样4个温棚,纯收入就达到了6万多元,收入翻了一番。
眼下,正是巴润别立镇温棚吊瓜成熟的时节,面对长势良好、等待采收上市的吊瓜,种植户们喜上眉梢。近年来,巴润别立镇坚持把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注重农业科普、合作社运营、农牧户广泛参与的原则,因地制宜打造休闲采摘、田园观光、有机节水等多功能示范区,充分利用巴润别立镇区位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推进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还带动了农牧户实现增收,温棚休闲采摘蔬菜、瓜果,让王雪兰一家尝到了丰收的甜头。“今年我们还种了半棚黄皮吊瓜,比较新鲜,口感也不错,最近来采摘的顾客反响都不错。”站在田埂边,手指着眼前成片的瓜架,王雪兰夫妻脸上透着苦尽甘来的欣慰。
过去农民都不愿意打开温棚门让游客进来,现在尝到了休闲采摘的甜头,一到周末大家都早早来到温棚,打开门等着游客来采摘。王雪兰说:“今年,在管理好现有蔬菜与吊瓜的基础上,我准备和发展其他产业的农户合作,让来采摘的游客有逛头,真正实现既走进巴润别立镇更能留在巴润别立镇的目标。”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