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农民今春新打算通辽

/ / 2017-04-21 07:49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记者走访了素有“内蒙古粮仓”美称的通辽市,今年春天种什么,哪些农作物可赚钱,很多农民心中都有了谱儿。

农民自主找出路

在科左后旗甘旗卡镇西阿克台嘎查,农民吴全德拿着签下的收购协议书说:“去年种玉米没挣啥钱。前些日子,打听到科左后旗壮农农资有限公司保底收购糜子的信息。咱坨子地适合种糜子,就签下了50亩订单,公司提供种子和地肥,以亩产150公斤算,一亩地能稳挣600元收入呢。”

入春后,特别是随着大田播种期的临近,通辽市农民主动找出路调结构。通过自己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分析判断今年的市场价格,大部分农户基本敲定了自己该种的农作物。

“青储玉米是个好东西,用它制成的饲料喂牛上膘快、繁殖率高。”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图古日格嘎查村民特格希巴乙拉说,去年他家种了10亩青储玉米,不仅解决了自家20多头牛的全年饲料,还外卖收入了几千元。今年他将青储玉米面积扩大到25亩。

去年,通辽市以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粮食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的转变,推广粮改饲青贮玉米播种面积近270万亩。种植青储玉米不但加快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得到辽宁辉山乳业等不少外地养殖企业的青睐,纷纷前来收购。

“青储玉米一亩能产4吨左右,去年每吨价格370元。今年农民种青储玉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村从去年的2000亩增加到6000多亩,已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图古日格嘎查书记额尔敦朝鲁说。

企业辐射带动强

在科左中旗保康工业园区太阳花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为新加工出来的瓜子打包装箱。“这些产品准备出口印尼,前不久与印尼一家干果销售公司签了3000吨订单。”公司董事长赵玉英介绍。

太阳花公司自成立以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年生产能力1.35万吨。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拥有“蒙花香”“大玉儿”“招财鸟”3个品牌,已成为科左中旗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6年,该公司实现产值一亿元以上,辐射带动全旗中东部地区6个苏木镇场、8560户葵花种植户,与260个合作社签订了生产订单。图布信苏木东李家窝堡村夏老七种植合作社带头人夏景祥说:“去年葵花市场不错,大家觉得依靠当地加工企业把握大,今年决定将葵花种植面积扩大2倍。”

“年前年后,我们接待了不少乡镇及嘎查村干部来企业调研,并签订了意向协议。今年预计在自有葵花种植基地1.5万亩基础上,葵花种植面积能突破2万亩。”赵玉英说。

对于该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牧谷养道、科尔沁牛业、丰润牧业、太阳花等农牧业龙头企业均起到引领与带动作用。去年年末,五粮液集团与科左中旗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10万亩五粮液酒原料供应基地等项目正在洽谈中。

政府主导调结构

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副书记李国臣带记者来到西巴彦塔拉嘎查村委会。“这些苏木已经与旗农牧局、农户签订了3方协议书。巴彦塔拉嘎查西山连片5400亩膜下滴灌区已被纳入耕地轮作项目。”他指着办公桌上一摞合同书说。

为了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巴彦塔拉苏木积极争取农业耕地轮作试点项目。针对2016年玉米种植补贴地块进行耕地轮作规划,确定了实施方案。试点地块自今年起,连续3年改种高粱、谷子、绿豆、红小豆、荞麦等杂粮杂豆,政府将每年对每亩地给予150元的农业补贴,现在已有4个嘎查村1万亩耕地纳入试点。

“正在为种什么而犯愁的时候,政府帮我们找出路签协议,这下心里有底了。我家项目区有15亩地,今年想种绿豆。”村委会主任何胜君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去年这块地除去费用,加上每亩128元的玉米补贴,亩收入才360元左右,若是种绿豆,除了费用,加上150元的补贴,亩收入能达到600元。”

入春以来,扎鲁特旗从旗情、农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根本,加快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百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工程,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加大粮改经、粮改饲工作力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万亩,新增以杂粮杂豆为主的特色种植和青贮饲料种植面积100万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鲍庆胜)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