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锡林郭勒盟

太仆寺旗远程教育平台 / / 2017-04-18 13:47

640.webp

靳永河,男,汉族,内蒙古太仆寺旗人,1971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1987年1月参加工作,199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于2008年5月担任太仆寺旗环境保护局局长,2013年6月担任太仆寺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2017年是太仆寺旗打造“脱贫攻坚示范旗”的关键之年,按照旗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担任宝昌镇五福村第一书记。

五福村位于宝昌镇西宝康线15公里处,辖6个自然村,613户1625人,2014年被确定为“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村,贫困户180户,截至2016年底已经脱贫160户,目前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40人,2016年人均收入6700元,集体经济少,发展基础薄,后劲不足。到任之后,靳永河深感责任艰巨,先后多次到村了解情况,深入到建档立卡户走访、调研、慰问,发现村里多是老弱病残,致贫原因多是因病致贫,没资金、没技术,土地收入少、养殖成本高,成为贫困户发展的最大难题。

通过走访,靳永河深刻地认识到扶贫不是“输血”式的资金帮扶,而是“造血”式的有产业支撑、有发展动力。只有发展适合的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他因地制宜与村里沟通制定了“产业扶贫、帮扶带动”的脱贫规划,并写下了作为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

深入民心谋划脱贫致富

2017年3月20日 晴

我虽然是今年才调到五福村担任第一书记,但是锡盟住建局去年就是五福村的帮扶单位,我对五福村的情况也早有了解,2016年我们就谋划要在土地下功夫,现有土地传统种植每亩收入不过五六百元,只有改变种植结构,使土地增值,才是有效的发展之路,计划今年开始种植苗木花卉,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7新年伊始,旗委政府就谋划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药材种植项目,通过考察了解到种植药材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每亩保守计算最少收入1000-2000元,高的可达3000-4000元,而且我旗大部分土地都非常适合种植。

我今天特意来,与村里及贫困户沟通介绍,但是大家种植热情不是很高,没有启动资金、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技术、没有销路等原因成了阻力。回来后,我与盟局联系争取到启动资金30万元,而且政府也出台了购买药材种植机械、统一采购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收购等好政策,彻底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深入田地看脱贫谋致富

2017年4月7日 晴

在村委会干部的陪同下深入到田间地头查看将要承包的土地,确定水浇地100亩,将20户贫困户纳入其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到药材种植和田间管理中,除了挣工资还可以学技术,按每户5亩计算,年均增加收入每户至少在5000-10000元。将通过技术专家的“面对面的讲、手把手的教”传授种植经验,使贫困户掌握种植技术,自己发力,不仅能够脱贫,也要成为技术能手,带动周边老百姓种植药材,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